踏青|清明:寄哀思 踏青去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 田佩雯 通讯员 吴江龙
“春分后十五日 , 斗指乙 , 则清明风至 。 ”4月5日 , 仲春暮春之交 ,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
清明既是指导农事活动的节气 , 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 , 清明节慢慢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人文风俗 , 如今 , 扫墓祭祖与踏青赏春是清明节两大民俗文化主题 , 人们既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 也用出游迎接春天的来临 。
为何清明节既有悲伤肃穆的泪水 , 又凝聚了踏青游玩的欢笑声?“这要从清明节的由来说起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吴兆丰娓娓道来 。
“三节合一”的清明节
在二十四节气中 , 清明有着节气和节日的双重属性 。 作为节气 , 从农谚“清明前后 , 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 , 浸种春耕莫迟延”中可看出 , 清明是一个生产性的农事节气 , 这时全国气温升高 , 雨量增多 , 草木萌动 , 正是春耕、春种的黄金时节 。
而作为节日 , 历经长久发展的清明 , 其最特别之处 , 便在于融合了清明、寒食、上巳三节的特征 。
寒食节的节期紧邻清明 , 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相传是为了纪念被焚而殁的介子推 。 但正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 其实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 , 即熄灭火种后取出新火 , 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 。 到了唐代 , 扫墓之俗盛行 , 为方便官员祭扫 , 朝廷将寒食和清明合并放假7日 , 便有了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周” 。 后世禁火习俗式微 , 清明节便逐渐取代了寒食节在民间节日中的地位 。
上巳节在汉代前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 , 魏晋后固定在三月初三 , 又名“三月三” 。 这一天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的节日 , 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 , 洗去污秽和不祥 。 《论语》中有“暮春者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的记载 , 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 。 魏晋以后 , 崇尚自然的风气盛行 , 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减弱 , 迎春赏游之意转浓 , 演化出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 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 , 就有饮酒赋诗的儒风雅俗 , 曲水流觞更作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
“和寒食节一样 , 上巳节与清明节期相近 , 于是踏青春游等习俗 , 便融入了清明节的节俗之中 。 宋代之后 , 三节逐渐并为清明一节 。 ”吴兆丰说 。
哀思之外 , 还有欢笑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 , 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 。 如今 , 祭祖扫墓已演变为清明节的核心活动 。 吴兆丰介绍 , 清明节继承了寒食节禁火的习俗 , 因此古人“挂纸钱于先墓”“挂楮钱于坟树” , 并不见焚烧之举 。 在湖北地区 , 也流传有“挂幡子”的习俗 , 人们将彩纸制作的幡子挂于祖坟上 , 为坟墓除杂草、培新土 , 以寄哀思 。
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常被用来形容缅怀故人的悲伤 。 但在古人眼中 , 清明节的基调其实并非只有悲怆 。
吴兆丰介绍 , 除了祭祀 , 古人在清明时还会外出踏青 , 从事蹴鞠、拔河、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 “这些习俗都是动词开头 , ‘踏’‘拔’‘荡’ , 无一不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清明的盛况 , 汴京城内 , 行人摩肩接踵 , 好不热闹 。
【踏青|清明:寄哀思 踏青去】清明节还是古代一大社交盛会 。 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 , 记有“梨花风起正清明 , 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 , 万株杨柳属流莺” 。 可以想象 , 当时青年男女结伴出游、驰骋郊外 , 或临水饮宴 , 或随秋千摇曳 , 一同享受春天的热烈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