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万物生长,听色彩学者讲“五彩斑斓”的绿( 二 )


《说文解字》说:“绿 , 帛青黄色也” , 即绿是青色与黄色的调和色 , 传统的“五行五色”系统中 , 绿色被纳入青色系列 , 位处东方 , 太阳始升于此 , 是万物随之茂衍 , 时序为春的颜色 。
古代|万物生长,听色彩学者讲“五彩斑斓”的绿
文章图片

五正色两两相配 , 成五间色 。 后来“间色”可以指称除了五正色之外的所有颜色 , 且“间色”在历史中也不断推陈出新 , 充满活力 。
“绿色系家族”在历朝之增益
陈彦青在《观念之色: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中以时代为序 , 介绍了每一个时代的色彩运用 , 比如新出现了哪些色相与色彩词 。 书中从先秦(战国)时期开始统计 , 迄止两宋、辽、西夏 。 作者认为:“从已经收集的先秦色彩文献中所出现的色彩运用情况来看 , 积累到战国时期 , 单就色彩词而言 , 已经蔚为大观 。 ”
关于整理历朝所出现的颜色词时需参考哪些文献、又需遵守哪些法则 , 陈彦青谈及:“根据文献所做的历代色彩使用的梳理调查遵循了几个原则 , 即尽可能使用该时代或最接近时代有关该时代使用的记录 , 比如通过宋代文献以及元朝编撰的《宋史》梳理出来的宋代色彩;使用上做出几个类型化区分:色相、色材、形容、状色 。 ”
在先秦这一时期的东方间色——绿色系中 , 主要的色相有六种 , 分别为绿色本义的“绿”与“綦”;称翠鸟之色的“翠”;称绿中有灰白色的苍艾色色相的“艾”、“苍”、等;还有称青葱明亮之绿的“葱”;称石绿色的“石绿”、“碌”、“空青”、“青雘”;称麦青色的“绢” 。
从中可见 , 后来被广泛使用的多个颜色词在先秦时就已出现 , 比如苍 , 作为颜色名词 , 可以涵盖多种色相 , 《说文解字》称:“苍 , 草色也”;《尔雅·释天第八》对四季天色进行细分时写作:“春为苍天 , 夏为昊天 , 秋为旻天 , 冬为上天 。 ”结合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写的:“天之苍苍 , 其正色耶 ,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 苍字可以指广袤的草色 , 也可以指深邃的天空 , 苍似乎总是基于一种强烈的身体感受 , 和幽远与辽阔相关 。
石绿则更为大众熟悉 , 石绿是中国画的重要颜料 , 由孔雀石研磨而成 , 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青绿山水画 , 在唐代蔚为大观 。
古代|万物生长,听色彩学者讲“五彩斑斓”的绿
文章图片

1984年二里头遗址出土嵌绿松石铜牌饰 , 洛阳博物馆藏 。
古代|万物生长,听色彩学者讲“五彩斑斓”的绿
文章图片

五代十国李昇《青绿山水图册》
之后的几个时代延续前朝 , 至两晋南北朝时期 , 绿色系下面多了“绿沉”一色 , 凡器物之浓绿或被漆、染为浓绿色者常冠以“绿沉” 。 陈彦青注解 , 这是一种深沉之绿色 。 钱谦益注《钱注杜诗》卷九《重过何氏五首》钱注:“……云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露管见遗 , 藏之多年实可爱玩 , 恐绿沉以调绿漆之 , 其色深沉……
隋唐时期 , 各种文化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 色彩也是如此 。 以绿色系来看 , 新增与细化的色相、色名包括麦绿;蒲青、蒲蓝;柳青、柳绿;鸭头绿、翠毛碧;石绿;天水碧;头绿 。
唐代的色彩非常有特点 , 陈彦青认为 , 其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从文化意蕴而来的色彩感觉细化” , 即隋唐色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从文人阶层而来的诗性色彩的强烈存在 。 色彩的色相体验被细化成各种极具心理因素的诗性表达 , 色彩从单一色名的表达被进行了细腻的再命名 。 间色在各种文化表达中成为极为重要的色彩要素 , 色彩的文化意蕴层次变得更为丰富 , 至五代的“天水碧” , 成就了中国色彩中最具层次的意蕴表达 。 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中详细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