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身临其境的战争:电影《1917》的三个创新点( 二 )


文章图片

一般电影在交代故事的时候 , 通常会切换场景 , 用主、副线不同的情节来达到放松观众神经的作用 , 但一镜到底的电影就缺少这个优势 , 所以《1917》在拍摄时 , 在电影流程上下了大功夫 , 采用张弛有度、松紧交错叙事步骤控制节奏 , 比如只要经历伤亡 , 主角都会进入较为平稳的情绪或状态 , 让观众随着主角喘一口气 , 同时 , 在稍事休息的时刻 , 也能对角色的情感进行更多揣测 , 更好地投入电影 。
真实的世界
《1917》之所以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风格 , 就是为了模拟现实 , 所以在电影呈现的很多方面 , 本片放弃了传统电影的“金科玉律” , 反其道而行之 , 为了塑造真实 , 大胆进行了取舍 。 比如主角的背景信息模糊 , 连演员的外貌都不出众 , 此处正显示了电影的良苦用心 , 两个英军一等兵本就不是大人物 , 他们只是残酷战争中的无名氏 , 就像荧幕前的芸芸众生一样 , 只有平凡 , 才能让观众毫无障碍地进入角色 , 把自己变成主角 。
张弛|身临其境的战争:电影《1917》的三个创新点
文章图片

不过 , 平凡的主角并非一直陌生 , 随着情节的推进 , 观众们对主角越来越熟悉 , 通过移情跟他们建立了情感共鸣 。 与此同时 , 其他的角色如车窗外的风景一样 , 匆匆瞥过一眼就消失了 , 正如我们自己的生活 , 除了自己内心的喋喋不休 , 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终究只是沉默的过客 。
《1917》用“展示” , 而不是台词或对白 , 达到了叙述的另一重境界 。 观众们通过自己的目光 , 结合自己的想法 , 真正进入了一场战争 , 仿佛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场战役 。 建构一个真实的世界 , 既是电影的真诚之处 , 也是它的成功所在 。
张弛|身临其境的战争:电影《1917》的三个创新点
文章图片

《1917》的价值
曾有观点认为 , 将过去的战争加工、润色 , 最终搬到大银幕上 , 必然会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 , 电影要么处处是爆炸 , 炮火连天 , 充斥着喊杀声 , 内容千篇一律 , 毫无新意;第二 , 对主角英雄式的衬托和赞美 , 会让人们对战争产生误解 , 甚至激发某种对战争的渴望心理 。
针对这两个问题 , 《1917》作为期望创新的战争片 , 用电影本身做了一个优秀的回答 ,
《1917》的剧情并不歌颂“我方伟大” , 也不刻意勾勒“敌军残忍” , 反倒用生活场景的移情、张弛有度的节奏 , 以及真实的世界 , 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真相 , 使我们自觉生出一股关于战争的悲悯看法 。
张弛|身临其境的战争:电影《1917》的三个创新点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