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仁美名师田添作品
24、什么是以线为主的国画笔墨观?
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 , 它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 。 这种特殊的工具材料 , 与特定的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 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 有无笔墨 , 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 比较中西绘画的用线手法 , 虽然西方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 , 传达感情 , 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 。 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能 , 具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独立的审美作用 。
中国画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 它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的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 。 另一种是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形成整幅画的节奏美 。 用墨的变化是由笔的变化中发展出来的 , 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 。 如同骨骼和血肉的关系 , 不能截然分开 。 墨由笔出 , 笔由墨现 , 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的 。
25、中国画的色彩是怎样的?
中国画在色彩上 , 有着它独特的规律与方法 , 它排除了自然及光源的约束 , 一般多强调物象的固有色 。 在整个色彩关系中 , 以白色(白纸)和墨为基础 , 以色彩为辅 。 早期的中国绘画 , 多是以重彩来表现 。 如唐、宋时的大批人物画和山水画 , 多是以重彩表现 。 元明以来 , 随着纸的出现带来了水墨技法的演变 。 同时文人画形式的出现 , 使绘画逐渐发展成了以水墨为主 , 以色为辅的面貌 。 墨在中国画色彩中不只是一种“黑”颜色 , 而是作为一种调整画面关系的“色彩”存在 。 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分五色”的理论 , 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墨为色的观念 。 设色的形式:有纯用墨色表现的水墨画 , 有色墨结合的淡彩画 , 也有色彩艳丽以色为主的重彩画 。 总之色与墨的用法不同 , 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 。
26、国画中形似、神似是指什么?
“形似”与“神似”是相对应的 。 是指绘画作品与自然物象外在特征之间的肖似关系 。 也就是俗话所说的 , 画什么像什么 。 战国荀况有“形具而神生”之说 。 南朝齐范缜亦有“形存则神存 , 形谢则神灭”之说 。 形似与神似是统一的 。 南朝宋宗炳虽有“万趣融其神”之说但仍坚持“以形写形” , “以色貌色” 。 东晋顾恺之说的更明确 , 即所谓“以形写神” 。 清代邹一桂说:“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 。 ”以上诸观点 , 都是主张“形似”是绘画的基础 。
“神似”与“形似”也是相对应的 。 指主客观相统一 , 由事物的表象审美到意象的深化 。 也就是说除了画什么像什么之外 , 还要注意精神内在的表现 。 即“神者形之用 , 形者神之质” 。 袁文曰:“作画形易而神难 。 形者其形体也 , 神者其神采也 。 凡人之形体 , 学画者往往皆能 , 至于神采 , 自非胸中过人 , 有不能为者 。 ”晁以道、杨慎、李贽等皆有阐述 , “画不徒写形 , 正要形神在 。 ”故“形神兼备”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定论 。
27、国画中形似和神似是什么关系?
画家在描写对象时 , 要在刻画对象外形的基础上 , 达到传神的境界 。 这就不是只限于对物象简单如实的描写 , 而是包含了画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再从理性认识到艺术表现完整的过程 。 它不是物象简单的再现 , 而是比原来生活中的物象更高度概括 , 更注重精神实质的表现 , 而达到传神 。 这种作画的态度 , 就是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 。
- 国画|春月中原(国画) 贾发军
- 翻译|社会人要懂得阅读空气、听懂潜台词!「你能力很好=那就多做点事」超直白职场翻译年糕上菜
- 观山水|国画唱“活”了!两岸歌手穿越600年沉浸式合璧《富春山居图》
- 字画|办公室挂国画竹字画 事业发展顺利 步步高升
- |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2022年版发布,原创作品比例明显增加
- 殷嘉农|中国画收藏 | 2021年徐之腾收藏作品
- 重庆市人|四川美院丨中国画水墨人物丨王世明辛丑记事组图(一)
- 历代|在广州看中国画里的走兽
- 国画,人家,豫西,国画|豫西人家(国画) 房 巍
- 国画,国画,新雨,空山|空山新雨(国画) 郑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