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为《荷塘月色》一辩

朱自清去世后 , 叶圣陶写了一篇哀悼文章 , 其中谈到《荷塘月色》 , 说它“有点儿做作 , 太过于注重修辞 , 见得不怎么自然” 。 唐弢有感于此 , 曾补充道:“论文字 , 平稳清楚 , 找不出一点差池 , 可是总觉得缺少一个灵魂 , 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 ”不知是否受了这些论调的影响 , 韩寒曾宣称:“我从不觉得《荷塘月色》是哪门子好文章 , 为什么编教材的置朱自清这么多好文章不选偏选一篇堆砌辞藻华丽空洞的《荷塘月色》?”而诗人洛夫也认为它“既空洞而又滥情” 。 以上共识的达成 , 我觉得折射出了一个现象 , 那就是有人只追求文章思想的不平庸 , 而严重忽视修辞 , 特别不能包容辞藻华丽、抒情细腻的风格 。
如果文章中包含了深刻或独到的思想 , 那么它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 但也有一些辞藻平庸、思想也不高深的文章 , 被一些人抬高为雕琢后的朴素、绚烂后的平淡 , 反之则是“不自然”“没生气”“堆砌”“滥情” , 搞不好还给戴顶“形式主义”之类的帽子 。 可事实上并不这样简单 , 过早下结论未免失之草率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 茅盾就已举例反驳:“杜甫的诗 , 自来没有人品题为‘朴素’ , 可是你能说杜诗矫揉造作么?……就因为过去有些评论文章谈到作品的艺术性时老用‘朴素’作赞美词 , 这就给青年作者一个会发生副作用的暗示 。 而且副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一部分青年作者的作品朴素到了简陋、或者寒碜的地步了 。 ”但还有一主观的病因沈先生未曾指出 , 那就是文坛不乏浮躁、急功近利、文字功底不牢者 , 且极端排斥《荷塘月色》式的创作理念 。
朱自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 , 作家应于“一言一动之微 , 一沙一石之细 , 都不轻易放过” , “于每事每物 , 必要剥开来看 , 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 , 淄渑之辨 , 总要看出而后已 , 正如显微镜一样 。 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 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 。 从《荷塘月色》可以看出 , 作者对事物的观察不仅是细致的 , 而且善于用华丽而恰切的辞藻着意去捕捉事物的特有情态 , 借以表现自己既想“超然”又想“挣扎”的苦闷彷徨的心情 。 我们岂能要求作者一定用西式随笔(essay)或《背影》式的“口语”去描写这种特定时代、特殊环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呢?
【随笔|为《荷塘月色》一辩】至于《荷塘月色》的用词是不是“堆砌” , 我觉得稍有文学鉴赏力的读者都不难作出判断 。 当然 , 也可以参考一下《随园诗话》中袁枚对李商隐诗的理解:“稍多典故 , 然皆用才情驱使 , 不专砌填也 。 ”
在结束这篇短文之前 , 我愿重申一个观点:当代文坛既需要不空不假的“大散文”、有力度和锋芒的思想随笔 , 也需要《荷塘月色》式的具有真才实情的“诗体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