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之|重磅|代表作:通卷千字一气呵成,如高雅之士,闲庭信步于阆苑林木之间( 二 )


漫思寓世皆羁旅 , 坐尽寒更似老禅 。
筋力渐衰头渐白 , 江南风雪又残年 。
15
四十自寿
鱼羹稻衲且安身 , 弹指流年到四旬 。
善亦懒为何况恶 , 富非所望不忧贫 。
山房一晑金縢著 , 野店三杯石冻春 。
庆幸不才逢治世 , 半生无事太平人 。
16
五十自寿
自家只道是童儿 , 谁料光阴蓦地移 。
总算一万八千日 , 凑成四十九年非 。
从前悲喜皆成梦 , 向后荣枯未可知 。
去日已匆来日少 , 急忙欢笑也嫌迟 。
17
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如银 。
满街珠翠游村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展芳尊开笑口 , 如何销得此良辰 。
18
除夜
灯火萧萧夜又除 , 盘餐草草食无鱼 。
衰迟日月辞残历 , 憔悴头颅咏后车 。
一卷文章尘覆缶 , 两都踪迹雪随驴 。
明朝转眼更时事 , 细雨荒鸡漫倚庐 。
19
游庐山
匡庐山高高几重 , 山雨山烟浓复浓 。
移家欲住屏风叠 , 骑驴来看香炉峰 。
江上乌帽谁度水 , 岩际白衣人采松 。
古句磨崖江湖何所归
近作数通呈上请教 , 望加蔓补幸勿为坐视也 。
友生唐寅顿首再拜 , 舜城老兄翰学 。
唐寅(1470年-1524年) , 字伯虎 , 后改字子畏 ,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 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 , 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 , 妻子改嫁 , 一生坎坷 。 后游历名山大川 , 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 , 宗法李唐、刘松年 , 融会南北画派 , 笔墨细秀 , 布局疏朗 , 风格秀逸清俊 。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 , 色彩艳丽清雅 , 体态优美 , 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 , 笔简意赅 , 饶有意趣 。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 , 洒脱秀逸 。 书法奇峭俊秀 , 取法赵孟頫 。 诗文上 , 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又称“明四家” 。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 , 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 , 风格丰润灵活 , 俊逸秀拔 , 代表作《落花诗册》 。
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庙 , 差薄弱耳 。 ”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 , 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 , 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 。 大体上说 , 其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
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 , 他居住家乡苏州 , 与同年龄的文征明交善 , 甚受文氏影响 , 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 , 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 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 , 均结体端丽 , 用笔秀润 , 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 , 就极似文征明 。
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 , 唐寅科场被黜 , 妻子离异 , 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 , 其时书法上追唐人 , 力求规范 , 尤宗尚颜真卿的楷书 , 用笔凝重 , 圆硕多肉 , 结体偏于长方 , 雄强茂密 , 点画横细竖粗 , 并吸纳隶法 , 横笔收尾似“蚕头” , 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 , 极富力度 , 如唐寅作于弘治乙丑(1505年)36岁时的《落花诗册》 。
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 , 唐寅正值壮年 , 居住在桃花庵 , 专心从事诗文书画 , 创作达到顶峰 。 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 , 并上追唐代李邕 , 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 , 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 , 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 , 于秀润中见遒劲 , 端美中见灵动 。 这类风格作品甚多 , 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岁的《七言律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0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丁念先藏)等作品 , 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