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对于一个国家如此 , 对于一家企业也是如此 。 如果自己手里面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 那么很难在斗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在洛阳有一位老人不断追求创新 , 将自己手里的技术不断升级 , 但也有人说他贩卖假古董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文图片
接触文物仿制
在洛阳被人怀疑的这位老人名叫方兴庆 , 家就住在洛阳附近 。 大家都知道河南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 , 因此在洛阳也出土过不少著名的文物 。 在方兴庆小时候他就对古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经常去小摊小贩上看着摊主和买主讨价还价 , 有时候他还会自己拿着铁锹到附近的山坡上“考古” 。 尽管他找到的都是一些价值不高的铜钱 , 但这就很令方兴庆开心了 , 他会把它们清洗干净妥善地保存起来 。
本文图片
因为家里穷 , 方兴庆早早就辍学了 , 为了缓解家庭压力 , 方兴庆打算外出打工 。 在农村守着那几亩地虽然不会把自己饿死 , 但也不能一辈子靠着黄土地吃饭 , 在方兴庆所在的村庄 , 家家户户辍学的孩子也不少 , 方兴庆就跟着他们到洛阳谋个生计 。
没多久 , 方兴庆就找到一家招工的工厂 , 当他到达他们公司的厂房时 , 方兴庆发现这家公司是专门做仿制的 。 在这里方兴庆跟着工人学到了不少仿制的技术 , 对器物仿制的门道也摸了个差不多 。 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下 , 他会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他了解到这家工厂出售他们制造的工艺品是按照古董、文物的价值出售 , 这也是这家工厂效益好的原因 。 得知这个消息后 , 方兴庆对工厂没有丝毫留恋 , 他深知贩卖高仿文物是犯法的 , 于是果断的辞职离开 。
本文图片
领着乡亲们致富
失去工作的方兴庆回到了家中 , 尽管他拥有着文物仿制和修复的本领却没有地方施展 。 在家里的那段时间 , 方兴庆阅读了大量关于文物的书籍 , 闲来无事的时候就跑到附近的村子收集文物 , 遇到损坏的文物就尝试修复 。 一次他下乡收到了一面损坏的古镜 , 通过他和朋友的努力把古镜修复得很好 , 古镜出售后两人大赚了一笔 。
正是这次经历让方兴庆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商机 , 他决定制作古代工艺品出售 , 自己有技术 , 村里还有大量没有活干的劳动力 。 说干就干 , 初期他先购买一些机器 , 自己动手仿制了一批 , 很快他的工艺品就被抢购一空 , 还有人找他预定 。 从市场回来 , 方兴庆立刻在村里开始招工 。 不仅他们村里的人 , 还有附近好几个村里的人都过来慕名过来工作 , 甚至在洛阳务工的年轻人也回来跟着方兴庆干生意 , 他的工厂规模也越来越大 。
本文图片
传播传统文化
凭借着极高的技艺 , 方兴庆他工厂出产的工艺品远销海外 , 带动了很多人就业 , 帮助村里摆脱了贫困 。 但是生意做到一定规模时 , 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 方兴庆发现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 , 自己是以工艺品出售的 , 但是在商人那里他们是以“文物”出售的 。 这个变化可不得了 , 尽管方兴庆的本意不是诈骗 , 但被查处高仿文物的源头是他的工厂 。
- |拾荒老人捡到七斤金疙瘩,熔化当黄金卖1200元,专家称3个亿没了
- 博物馆|传家宝是9道圣旨,博物馆借出展览后丢失2道,老人将其告上法庭
- 张雪根|老人收藏报纸26年,最贵一份市值已过万元
- |杭州一退休老人收藏报纸26年,最贵一份是清朝的古物,市值已过万元
- 大爷|69岁老人钓鱼溺亡,家属索赔108万元:法院判“被告”赔20万!
- 游客|洛阳老字号“唐三彩”焕发新活力,非遗传承人办专题博物馆受青睐
- |洛阳美术教师赵莹靓创作漫画助力全民抗疫
- 大爷|69岁老人钓鱼时下水捞伞溺亡,家属索赔108万元!法院判了
- 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人从河里钓上来只“龟”,背上插着4支箭,专家:是商朝的国宝
- 老人|他把一首歌藏进了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