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张艺谋为自己的勇气付出了代价,却也治好了国产电影的“病”?

今年春节档上映了八部新片 , 整体质量是近十年来最高的 , 但大盘却遇冷
去年票房从初一到初三分别为16.92亿、13.79亿、14.72亿;
今年票房从初一到初三分别为14.52亿、10.48亿和9.8亿;
在这种断崖式下跌,的背后是公众的“三大怨”
因为疫情反复 , 很多地区的电影院都关门了;
第二 , 电影票价格飙升 。 9.9元看一场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大年初一预售均价已达57.8元 , 比过去几年贵了50% 。 一家人看电影都要犹豫 。
第三个抱怨是编排混乱 , 一些优秀的影片得不到好的编排 , 其中张艺谋《狙击手》是最大的受害者 。
103010 豆瓣7.7分 , 是春节档口碑最好的一个 。 然而却遭遇了“阴间拍片” 。
皮大年初一买了一张《狙击手》的票 , 等了两个小时 , 被影院告知《狙击手》的演出因设备原因临时取消 。 然后我查了一下 , 惊讶的发现我所在的城市要么没有《狙击手》预定 , 要么时间定在晚上23点以后甚至凌晨 。
另一方面 , 网上对《狙击手》《阴间排片》的抱怨太多 , 忙着冬奥会开幕式的张艺谋 , 不得不放低姿态 , 要求院线多排几部 。
《阴间拍片》让《狙击手》上座率垫底 , 随后院线继续根据上座率减少拍片数量 。 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第三天 。 即使《狙击手》的网上口碑爆棚 , 即使无数人为其喊冤 , 依然无法扭转颓势 。
张艺谋曾经是票房保证 。 2000年他的《狙击手》卖了2.5亿 , 占当年全年票房的四分之一 。 现在没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 。
现在 , 20年过去了 , 但张艺谋正在死去?
皮哥看完片子找到了答案 。
一、张艺谋这部狙击电影 , “狙击”的是国产电影的顽疾
简单来说 , 《英雄》是张艺谋 , 对国产电影弊病的一次大胆尝试 。
这一切都始于20年前 。
2000年 , 张艺谋拍摄了《狙击手》 , 开启了国产大片的时代 。
之后的国产大片几乎都遵循《英雄》的套路:堆明星 , 搞营销 , 人海战术 , 虚假故事 , 票房有多高 , 口碑就有多差 。
这种情况在《英雄》年达到了极致 , 以至于连贾樟柯都感叹 , 崇尚黄金的年代谁还需要好人!
张艺谋意识到了这一点 , 然后他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 《千里走单骑》 《山楂树之恋》 《金陵十三钗》等 。 并尽力拍照 , 用小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 。
然而 , 其他国产电影也感染了这种“大片病”,这些年的主旋律电影都是“高大尚”和“广郑伟” 。
这样的片子很容易收割票房 , 高票房使得这种趋势积重难返 , 等待它们的一定是万丈深渊 。 张艺谋当初打开了那个潘多拉盒子 , 现在他要自己亲自关上 。
于是这些年他接连拍摄了《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这样的“类型小片” , 当然也包括这次的《狙击手》 。
《狙击手》是张艺谋从影40年来拍摄的第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战争片 , 如果是20年前的他来拍 , 一定会搞大场面和堆明星 。
可这次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 在宏大的命题里撷取了最微小的故事 ,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展现抗美援朝的伟大 。
二、张艺谋拍《狙击手》 , 用了4招 , 治好了国产电影的“病”
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事迹那么多 , 《狙击手》拍摄的背景是知名度很低的“冷枪冷炮”运动 , 这个运动位于整个战争的后期 , 特点就是高密度低强度 , 缺少名场面 , 可这和电影的特点却相契合 。
《狙击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的一场局部战斗:一个场景、两波人 , 一个朝鲜小孩 , 几把枪来回对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