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丘德民工作经历:职场综艺沉浮录( 二 )


再比如2010年中国高校全面扩招 , 涌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飙升至630万人 , 那也是90后这个被视为叛逆一代的新新人类开始进入工作圈子;而到这两年 , 据媒体报道2021年毕业生求职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909万 , 而千禧一代的职场新命题 , 也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他们(00后)代表着不同的职场符号 , 新形态的职场生态 , 也推动着内容应运而生” , 霍钢强调 。 这是属于职场综艺的“天时地利人和” , 但作为从业者 , 他更看到了这背后类型题材本身的社会服务和情绪价值属性:“它不能只是追求短期内的爆款效应、眼球经济 。 ”
“任何的综艺现象 , 一定是顺应时代发展 , 然后给予大众以激励、治愈和鼓励” , 霍钢指出 。 看见风口只是第一步 , 如何与大众有所共鸣、传递能量 , 才是突围关键 。
极致化、不焦虑、不猎奇 , 综艺如何讲好职场故事?
如何做好职场综艺 , 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 每个人瞄准的突围点都有所不同 。 表层的 , 有消防、法医、特警、金融、律师、医生等各种高能职业不断被综艺镜头瞄准 , 题材类型上同样涵盖了明星体验、观察类真人秀、求职等多种模式 , 但抛开最初的职业新鲜感、精准群体圈定 , 才是如何以综艺镜头讲好职场的命题 。
在霍钢的分享中 , 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 , 应该是“极致化”:不断的把一件小事放大到极致 , 然后挖掘其中的可看性和现实性 。 而这种极致化的规则和对冲关系 , 在他看来就类似于“剧本杀” , 当所有的人物关系确定 , 精彩的故事自然就会上演 。
他参与的这些职场综艺 , 能够看到一些一以贯之的东西 , 比如互联网思维的去中间化 。 《非你莫属》剔除了正常求职中的HR、部门领导等环节 , 将求职者和老板这两个“极端”放在一起;《初入职场的我们》让理论上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商业大佬的实习生们 , 与大佬一起工作生活 。
对职场关系的极致化挖掘 , 天然决定了这两档节目的话题性 。 这也是职场综艺中最重要的部分:职场综艺是否应该话题先行 , 它的内核应该是什么?“职场综艺可以设计很多东西 , 但最终传递的 , 一定是温暖和能量” , 霍钢指出 。
2020年初秋 , 芒果TV曾打造了《声临其境》《巧手神探》等综艺的文海工作室萌生了职场综艺的想法 , 霍钢也是在此时参与进来 。 在他看来 , 两人是“灵魂上的知己” , 因为他们想做的都是“有价值观的内容” , 这也决定了《初入职场的我们》从诞生伊始 , 就是内容价值大于娱乐属性 。
“不去做制造焦虑的事情 , 也不去做所谓的揭露行业或者社会潜规则的事情 , 我们要做的是职场关怀” , 这是芒果TV与霍钢的共识 。 在他看来 , 职场综艺应该让大家看到的 , 是无论职场多么内卷、惨烈 , 但一定有人呵护着你成长 , 在你犯错的时候为你兜底 , 是年轻人知错能改、愿意多干、努力成长的精气神 。
回顾市场 , 职场综艺当然是“有捷径”的 , 甚至于若从“现实风向标”来看 , 这一类型题材天然是充满“焦虑因子”的 。 市面上同样不乏致力于在传统职场规则中提炼话题、瞄准职场女性等易燃易炸点的职场综艺 , 放大焦虑甚至是猎奇 。 但也要看到 , 最终能够被大众记忆和买单的 , 一定是温暖、鼓励和初心 。
《令人心动的offer3》中卢医生带领医学生们观看日出的浪漫 , 就曾治愈了无数人 。 “人生可能会有很多的至暗时刻 , 美好的回忆可以击退它们” , 负责这档节目真人秀对接的工作人员 , 也曾在采访中对娱乐独角兽表示 , 节目的温暖时刻和治愈时刻 , 才是让人汲取营养、触动颇深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