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 , 甘肃及邻近区域的彩陶 , 距今7000年以前起源于陇东至关中西部边缘一带 , 经过半坡和庙底沟文化时期的提升发展 , 到马家窑文化时期进入繁荣发展阶段 。 自仰韶文化晚期即大地湾四期文化(石岭下类型)开始 , 甘肃史前彩陶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 , 进入马家窑文化时期 , 彩陶的地域特色彰显 , 形成独特的纹饰发展演变体系 。
本文图片
观众拍摄展示的精美彩陶盆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仰韶文化正源要到甘青地区寻找
目前 , 与彩陶来源相关的讨论 , 还有关于庙底沟文化的来源研究 , 也存有明显疑问 。 “这个问题现在并没有真正解决 , 有说庙底沟文化起自关中 , 也有说起自晋南豫西 , 为何不会是起自甘肃?关于半坡与庙底沟文化关系讨论的焦点 , 则是庙底沟文化从何而来?是传统所说的来自半坡文化还是其他?”
王仁湘表示 , 他2003年发表《仰韶文化渊源研究检视》就提出 , 半坡人的传统显然来自干旱的黄土高原 , 这传统很让人怀疑可能生长在甘肃青海地区 , 仰韶文化的正源 , 似乎要从关中以西的地区去寻找 。 后续发表《秦安大地湾遗址彩陶研究》讨论甘青彩陶的序列 , 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 明确提出要到甘青寻找仰韶文化的正源 。
就地理位置而言 ,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处在西北与中原文化带的边界 , 它地处西北 , 但更邻近中原 。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位置 , 大地湾及其邻近的一批遗址显示出一种纽带作用 , 它们既联结着中原文化 , 又发展起本区域特色 。 可以确信 , 至少自前仰韶文化时期开始 , 邻近中原的西北区域与中原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已经属于同一系统 。 到了半坡和庙底沟文化时期 , 这种一体化态势得到延续 , 只是在庙底沟文化以后 , 情形才开始有所改变 , 西北地区迎来自己更加繁荣的彩陶时代 。
本文图片
出土精美彩陶器物展示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王仁湘强调 , “过去我们都认为 , 马家窑彩陶是从仰韶彩陶发展而来的 , 这个认识没有问题 , 但是发展演变的路径推断并不非常准确 。 提到马家窑的源头 , 都认为是从豫陕晋传播到这里的仰韶文化 , 其实并非这样 , 这里本来就有仰韶分布” 。
甘青地区彩陶传统本来就有并一脉相承发展下来 , 从大地湾出现彩陶到仰韶、马家窑有完整链条 , 其主体用不着由别的传播途径得来 , 当地彩陶发展最繁荣、传统延续最久 , 是中国史前彩陶的一个重要中心区 。
他指出 , 中原地区仰韶之后彩陶文化就衰落、没有了 , 彩陶研究应该更加重视甘青地区的研究 , 关注其在华夏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 研究表明 , 甘青地区陇原那一块文化高地 , 是中国黄河流域彩陶文化的源泉 。
本文图片
考古学家讲座时介绍甘肃大地湾遗址出土精美彩陶器物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自法 摄
陇原地区可能是仰韶文化“大本营”
王仁湘说 , 近来因为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主要揭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一座聚落的新发现 , 又让学界重新审视甘青地区彩陶源流 。 他认同考古同行李新伟研究员的“天水大地湾遗址前仰韶时期的大地湾一期文化表明 , 陇原和关中盆地一样 , 是孕育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带 。 圪垯川特征鲜明的半坡类型晚期彩陶 , 再次证明 , 陇原地区是完成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转变及庙底沟风格彩陶广泛传播的策源地”的观点 。 他还特别指出 , 与圪垯川共在的仰韶遗址在不大的范围内已发现近千处之多 , 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占到近半数 , “这是什么概念?这表明那里可能是仰韶的‘大本营’” 。
- 仰韶村|郑州CITY·大融城执行总经理:仰韶彩陶坊被证实具有国际范儿
- 程普|美文|却话彩陶源
- 彩陶|用手艺缝补历史缝隙 青年匠人让沉睡千年彩陶“复活”
- 符号!东西问|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六:王仁湘:如何从符号看信仰和中华文明?
- 黄河|黄河流域或将迎来最严禁渔令!多种垂钓方式被禁止,禁渔时长增加
-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非遗中心项目加快推进 10月开馆试运营
- 彩陶|大溪文化勾连涡纹彩陶研究
- 甘肃省博物馆|两个脸盆换回一件国宝,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 衍生品&新春新去处,济阳区美术馆举办黄河流域昆虫科普文化展
- 硬笔书法$兰州中学生课堂“新解”彩陶 现代材料让传统“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