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离开央视,挨骂挨了二十年的鲁豫如何挽救事业?

文丨希希
关于主持人鲁豫 , 相信那句“是吗?我不信”观众不会陌生 。
如今再来看市场对于鲁豫口头禅的讨论 , 更多是一种戏谑 , 认为鲁豫的业务能力不过关 , 作为主持人却屡屡让嘉宾处在尴尬的位置 , 和市场口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主持节目的热度 。
尽管鲁豫口碑不出彩 , 但她所参与主持的《鲁豫有约》系列节目却是当之无愧的优质访谈类综艺 , 在市场收获不少观众的肯定 , 为何主持人口碑和节目口碑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 而在这位主持人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鲁豫原名陈鲁豫 , 之所以观众愿意称其为“鲁豫” , 是因为凤凰卫视为其量身打造《鲁豫有约》 , 节目的走红也让鲁豫被更多观众所了解 , 鲁豫的名字也因此流传开来 。
换个角度讲 , 如果当时节目名称为《陈鲁豫有约》而非《鲁豫有约》 , 听起来是否有一些别扭呢?
凤凰卫视之所以愿意为鲁豫量身打造谈话节目 , 一方面是其业务能力上确实存在出彩的地方 , 另外一方面就是其央视主持人的身份 。
01
鲁豫于1993年入职央视 , 担任央视综合频道《艺苑风景线》的节目主持人 , 入职不到一年时间 , 鲁豫荣获“央视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
对比当下年轻主持人屡屡遭到观众质疑的主持表现 , 鲁豫的事业发展显然要遥遥领先于同阶段主持人 , 而在这些成绩、荣誉的背后 , 是鲁豫个人能力的展现 , 是鲁豫不懈努力的反馈 。
入职央视并且在央视获得含金量极高的荣誉 , 鲁豫在观众眼中正朝着门面主持人的方面发展 。
所以在鲁豫选择从央视离开、入职凤凰卫视的消息公开之后 , 大多数观众第一时间都是持怀疑态度 , 因为没有人觉得凤凰卫视要比央视更加出彩 。
结合鲁豫专业方向和后续的事业发展来看 , 当初选择凤凰卫视 , 更大程度上是这家电视台能够给予鲁豫更多自行选择节目的权利 。
【能力|离开央视,挨骂挨了二十年的鲁豫如何挽救事业?】从《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到《神州博览》 , 凤凰卫视安排鲁豫尝试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工作 。
不过真正体现凤凰卫视对鲁豫价值的方向还是安排其参与重大新闻直播节目 。
鲁豫本身就是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学生 , 只有在凤凰卫视的工作 , 才能让她的专业有用武之地 。
02
2001年 , 在鲁豫入职凤凰卫视5年之后 , 成为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 , 该节目一经面向市场迅速走红 , 这是能够帮助观众和知名人物产生交集的节目 , 也是让观众能够剖析公众人物身上不同一面的节目 。
凤凰卫视迅速发现市场风向 , 为鲁豫专门打造《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系列节目 , 正式将鲁豫访谈主持人的身份推向市场 。
节目走红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 而当出彩的主持表现成为常态之后 , 观众往往会选择性记忆那些不利于主持人的画面 。
放在鲁豫身上 , 观众总是会联想到她的那些“无厘头主持” 。
而这些采访主持内容的呈现 , 恍惚间也会让观众质疑鲁豫的专业能力 , 质疑其是否是一位合格的主持人 。
包括最经典 , 最为观众所熟知的“是吗?我不信!”
包括采访周传雄时表达“这挺奇怪 , (周传雄)那个专辑一般 , 但其中一首歌能在内地突然火起来” 。
鲁豫的表达会给观众一种情商为零的感觉 , 讲道理作为主持人不应该更加在意嘉宾的感受吗?毕竟只有让嘉宾舒服才能够推动他分享更多故事不是吗?
在鲁豫的采访过程中 , 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一个问题 , 以至于《鲁豫有约》的舞台上 , 屡屡传出一些让观众啼笑皆非的采访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