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二 )


作为郝淑萍17年的学生 , 陈明会每每说起老师 , 都是敬佩:“郝老师的思维很长远、很前卫 。 很多绣法、材料 , 她用很久了 , 行业内才逐渐兴起 。 ”她也很感谢老师 , 郝老师传授给她的东西 , 怎么也学不完 。 现在 , 她想把学到的东西也传递出去 。 在她看来 , 要有人一直加入蜀绣 , 这项技艺才是“活的” 。 “我要教出去 , ‘撞’到就给人 。 就像我在小学担任社团课老师感受的那样 , 这些年轻人的想法 , 真的和我们不一样 。 ”
成也“跳脱” , 败也“跳脱”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本文图片

郝淑萍与陈明会(图据受访者)
2005年拜师的时候 , 郝淑萍形容陈明会“有点跳脱” , 让她回去考虑清楚再来 。 但没想到的是 , 正是这点“跳脱” , 让陈明会在蜀绣这行 , 更容易有新的创意和想法 , 也成为同批二三十人中 , 唯一一个还留在蜀绣行业中的人 。
陈明会记得最清楚的 , 是2008年绣《九如玉》(又名《九鱼图》)的时候 。 《九如玉》中鲤鱼 , 最能体现蜀绣的走线细密;《九如玉》中的荷花 , 也能体现蜀绣的色泽鲜亮、晕色自然 。 “那时候工作室的人都不在 , 我看着花的部分漂亮 , 就自作主张地先把花绣了 。 ”一朵花绣了10多天 , 然后再绣叶子 。 绣叶子的时候 , 陈明会一反常规 , “跳脱”地将几种绿色的旧丝线掺在一起绣 , 没想到意外的好看 。 深绿、浅绿、新绿……不同的绿色交织在一起 , 使绣出的绿叶显得肌理清晰、生机勃勃 。 但这将近半个月的成果 , 郝淑萍却让陈明会拆了重来 。 原来是先绣花朵、再绣叶子的顺序颠倒 , 导致作品局部效果不佳 。 “成也是它(《九鱼图》) , 败也是它 。 ”陈明会笑着说 。
拆掉重绣 , 这样的事情在陈明会身上出现过不止一次 , 这也是郝淑萍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体现 。 绣了两个月的《人面桃花》 , 说剪就剪 , 陈明会的眼泪在眶里打转 , 始终没落下来 。 “里面的女生都哭过的 , 包括我自己 。 ”陈明会指着工作室说 。 但陈明会“跳脱”的思维 , 让她想得开 。 “东想西想的 , 总想去做点什么 , 做不好大不了就拆了重来 。 这些年 , 家庭原因、个人原因、生孩子原因……我把这些原因都排除了 , 坚持到现在 。 ”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本文图片

陈明会与作品合影(图据受访者)
郝淑萍打趣陈明会:“你什么时候走啊?”陈明会老是笑嘻嘻地回答:“我要在这儿学手艺 , 你的手艺还没教给我 , 我才不走 。 ”师徒两人总是这样调侃 , 但面对蜀绣的时候 , 却是师承一脉的认真和较劲 。
“虽然当时入行的时候 , 郝老师跟我说 , 你的性格有点‘跳脱’ , 可能不适合 。 但是坚持到现在 , 郝老师最认可我的 , 还是‘跳脱’这一点 。 ”陈明会说 。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陈明会说 , 因为身体的原因 , 一旦想的事情多了 , 自己就会头疼 。 所以自己“只想现在的事情 , 只去想怎么把手里的事情做好 。 因为人生几十年 , 长也好短也好 , 一分一秒都要一步步地走 , 就像再大幅的蜀绣 , 也要一针一线去绣 , 一样的” 。 陈明会这样理解17年来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