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王易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早期艺术家 , 他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普艺术带入中国 , 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下探索中国本土的抽象艺术 , 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政治与中国人传统审美的批判 。 自2008年以来 , 王易罡的艺术作品屡次突破百万 , 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个人记录 。 王易罡的艺术作品近几年的价格走势怎样?绘画风格经过几次更新迭代?哪一系列最受藏家的喜爱?未来的价格走势将会怎样?本文将通过作品分析、数据分析来了解王易罡的“抽象艺术” 。
——文/李朦琪
|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
本文图片

艺术家王易罡在工作室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一、王易罡的艺术之路
王易罡的艺术早期是写实主义 , 中期是批判现实主义 , 晚期是抽象主义 , 其风格转变在每一时期都非常明显 。 王易罡早期写实主义风格指的是刚进入80年代的一批以写实为主的绘画作品 。 以1985年创作的《画室中的女人》为例 , 画面中的女人体注重外轮廓线的准确 , 能看出画家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 但在对女人体进行具体刻画时运用平涂的手法 , 类似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中女人体的处理方法 。 美术学博士何桂彦先生在谈及王易罡先生同时期的另一幅作品《少女肖像》时说:“他这时的写实已经有着明确的表现性与独特的色彩关系 , 他同时也开始对描绘对象进行简化处理 , 只是适度地体现人物细节 , 人物完全是用简单面块进行分割 , 上面的色彩也只是大色块 , 王易罡的创作渐而更为现代主义化 。 ”何桂彦先生对于画面的分析是准确的 , 此时王易罡的绘画正在由写实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过渡 , 而他的绘画语言也在逐渐趋于奔放 。
|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
本文图片

《少女肖像》96×76cm布面油画
2021年上海朵云轩拍卖34万人民币成交
|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
本文图片

|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
本文图片

王易罡《画室里的女人体》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对比图 。
王易罡抽象语言的萌发是在1988年前后 。 1985年王易罡参加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 这是他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 , 也是他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的开始 , 他的作品《建设者》入选了展览 , 并获得了鼓励奖 。 80年代战后“伤痕主义”和“乡土绘画”的崛起代表着新时期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 , 前者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 后者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 , 起到疗愈的作用 , “乡土绘画”打开了中国写实油画的缺口 , 王易罡一直参与其中 ,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易罡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语言进行积极的转换 , 使其衍生为一种个人化的风格 , 《建设者》就是将国家建设作为表现主题的作品 , 对比那一时期詹建俊先生的参展作品《潮》 , 我们就可以看出王易罡的独特所在 , 他放弃写实的创制作方法转向抽象的、立体主义的创作 , 为新中国绘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 同年美术界重要的期刊《美术》和鲁美校刊《美苑》都刊发了《建设者》 。 作品的发表对王易罡而言犹如一剂强心剂 , 这让他深深地意识到 , 坚持走现代艺术的道路是值得且有意义的 。
|翕?报告|艺术家王易罡市场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