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胡晓娃运用广彩作品插花 。
“中国有很多机构教授日式的小原流技法 , 但本土插花技法却始终没有传播开来 , 我觉得很可惜 。 ”听到这一番话 , 张超决定为胡晓娃开一扇门 , 收她为大弟子 。
2017年 , 胡晓娃辞掉语文老师的工作 , 在广州成立了东方撒艺传统插花艺术培训学校广州分校 , 任分校校长职务 , 全身心投入进插花艺术的传承之中 。 她将粤剧、木棉花种种岭南元素与插花艺术相结合 , 让传统插花技法在岭南地区落地生根 。
重现“撒艺”
“要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好”
巧的是 , 张超也是半路出家 。
成长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农村 , 他却天性敏感而手工精巧 , 喜欢栽花种草、做手工、画纹样 , 毕业后留在家乡的美术厂上班 。
美术厂还很兴盛时 , 张超由于身体原因 , 到北京做手术 。 在住院等伤口痊愈的一个月里 , 他买了一些插花相关的书籍供闲时翻阅 , 其中就有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莲英的著作 。 “这些书写得非常好 , 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历史 , 只可惜这些插花在中国的花店里是看不到的 。 ”
在书籍的启发下 , 张超毅然离开家乡 , 拜在王莲英门下 。 一边学习传统插花 , 一边在北京开花店 , 花店虽然以卖花为主 , 但也在不停尝试 , 将插花艺术融入花篮、瓶花作品里 。
文章图片
传统插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传统插花协会会长张超 。
一开始 , 张超参加的插花培训班 , 主要针对的是花艺师 , 时间很短 , 只有7天 。 这期间 , 有关中国历史中传统插花的内容特别少 。 好在张超与王莲英对插花的理解有共鸣之处 。 培训结束后 , 张超被王莲英带着加入了北京插花艺术研究协会 , 在不少全国花艺大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2004年 , 王莲英带着张超参与了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工作 。 由于有绘画基础 , 动手能力强 , 王莲英经常让张超上手设计一些传统插花 。
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 , 有一种花材固定方法 , 名“撒” 。 明清之际 ,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这一技法 。
撒技法需截取数段植物的茎段并将其卡在器皿的端口中 , 端口即被茎段分割成不同形状的孔洞 , 在孔洞中插入花材 , 即可达到固定的目的 。 相较于不环保的花泥和尖锐且沉重的剑山 , 撒取材简单又环保 。 可惜书本里有关“撒”的记载很稀缺 , 仅有的文字也很笼统 。
在一次课堂上 , 张超面对着120多位大学老师做撒艺演示 。 没想到前一天晚上做的“撒”在第二天已经干掉了 , 无法固定在花瓶口 , 花一靠在“撒”上就倒了 。 张超在讲台上着课 , 下面很多学生说“撒倒了” 。 “我当时很紧张 , 也下决心一定要深入研究它 。 ”
张超投入到古文献中 , 又时而抽离出来 , 一边做一边琢磨 。 尽管书里只有几十个字 , 在不同阶段 , 张超体会的不同:有时一句话能代表好几个意思 。
文章图片
张超插花作品 。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 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 。 ”张超说 , “很多时候我到国际上参加比赛 , 很多人对传统插花好奇、感兴趣 , 这也一次次地给我信心 。 ”
2006年张超建立“东方撒艺”品牌 。 这么多年下来 , 他的初心始终没变 , 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多把大家往传统插花的道路上引一引 , 把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好 , 再研究一下如何让古为今用” 。
- 芝加哥|人在职场,工作压抑很正常,不用怕,四条法则帮你忙
- 穿衣搭配|人在职场,求人帮忙不用总低声下气,三招轻松搞定
- 制造业|公司最不用应该出现的四种情况
- |985高校带头“整活儿”!这是我不用考上就能学的吗?
- 招聘|又一“铁饭碗”开始招聘,不限学历不用笔试,面试通过后即可上岗
- 民歌|郁钧剑在忙些什么?爱民歌爱生活
- 蚊子|这下好了,钓鱼再也不用怕蚊子咬了,还有哪位大神来更厉害?
- 菜根谭|《菜根谭》: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 |一座不用地图就可以读懂的城市
- hr|别怪公司不招35岁以上的人,很现实,资深HR:做到这2点就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