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国家林草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 , 我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 , 目前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 , 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处、湿地公园1600多处 。什么样的区域可以称之为湿地?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在湿地中生存?湿地何以被称为“大地之肾”?保护湿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一问到底 。
先来看看 , 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叫做湿地呢?
什么是湿地?湿地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吗?
对于什么是湿地,大家众说纷纭 。长江、黄河等河湖水体算不算湿地?湿地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徐世球:湿地,顾名思义,潮湿的地方 。实际上湿地包含了陆地上所有的水体,甚至还包含了低洼地方比较潮湿的区域 , 再加上海洋低潮的时候,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也就是说陆地上所有的水加上海洋的一部分,都叫湿地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长江肯定是湿地,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全都是湿地 。人工水库也都是湿地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徐世球:主要是五个方面的类型,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滨海湿地,最后是人工湿地 。中国的湿地面积大概就是66万平方公里的样子 , 它占国土面积7%左右,在世界上排在第4位 , 亚洲排在第1位 。
数万候鸟越冬 网湖湿地如何成为候鸟天堂?
一说到湿地,很多朋友马上就会联想到候鸟 。眼下,随着气温下降,正有大批南迁候鸟飞抵长江流域越冬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已经迎来了30多种3万多只越冬候鸟 。今年这里还首次监测到了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 。鸟儿们在网湖湿地过得怎么样呢?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
这些灰色的大型珍禽就是白枕鹤,它们有着标志性的红色面颊,以及白色的脖颈枕部 , 体色鲜明,体态优雅,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物种 。据悉,白枕鹤的全球种群数量约为5000只,中国约有3000只 , 占总数的70% 。眼前这一群白枕鹤共有10只,它们结伴而行,时而在滩涂上悠闲觅食,时而又振翅于高空翱翔 。此外,同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的东方白鹳,也如期抵达 。这些珍稀候鸟的到来,让保护人员格外惊喜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
湖北省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郑和松:极濒危的物种,对环境的要求又特别严格,要求我们有一个丰富的一个食源 , 有一个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那么它的到来就说明我们这个环境有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明显的改善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