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宇宙奥秘在线阅读,混沌不清的宇宙之谜( 八 )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句意;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苏辙(子由);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 , 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 , 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 , 但那里高寒难耐 , 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 , 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 , 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嗜吮阄蘩砺裨乖苍拢骸安挥τ泻蓿?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 , 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 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 , 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 , 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 , 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 , 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 , 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