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闯关东”的由来关东是指以今天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因这一地区处在山海关以东,故名 。清前期设禁,前往关东要“闯” , 因为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 。但自近代1860年(咸丰十年)解禁后 , 前往关东谋生就已合法,“闯关东”一语之所以仍被沿用 , 是积习成俗使然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关内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 。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必“闯” , 相反还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 。因为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导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但关东又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即屡颁诏令 , 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 。1653年(顺治十年)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 , 也由此引起清廷的不安 。《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1668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废止 。清廷所以要封禁东三?。?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 , 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杨宾《柳边纪略》第1卷),成为清廷不得已而封关的原因之一 。还有,东北设有围场 , 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卷),于是 , 干脆封禁 。再有,清廷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 。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保护满族固有的文化则是清廷“闭关(山海关)”尤其不可忽视的根本原因,类似“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的上谕 , 屡有颁行 。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 , 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 , 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 。加之有清一代“反清复明”之声不绝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散,因而也促使清廷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许入境”,而且下令“逐客” 。1740年(乾隆五年)上谕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设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陆续回籍” 。十年后(1750年),流民归籍期限已满,再颁严令,“令奉天沿海地方官多拨官兵稽查,不许内地流民再行偷越出口……令守边旗员沿边州县严行禁阻,庶此后流民出口可以杜绝 。”(《大清会典事例》第158卷,《户部》)当然,清廷也清楚,仅“闭关”仍不足以抵制“汉俗”的侵袭 , 流民泛海可至辽东 , 经蒙古亦可进入关东腹地 。有鉴于此,康熙年间清廷又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以期禁阻 。尽管清廷煞费苦心,但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却屡禁不绝,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上谕”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10多万(《清圣祖圣训》第8卷)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据估计,在关东谋生的华北农民(包括已改变流民身份定居关东者)总计达180万人(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 。这些流民都是在“闭关”条件下犯禁闯关、私自进入关东的,所谓“闯关东”之说 , 即由此而来 。1860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重新向流民敞开,流民入关东谋生,不再视为非法,只因“闯关东”一词已约定俗成,也就成为流民去关外谋生的代名词了 。
- 母胎单身是什么意思 母胎单身是啥
- 古代男女的肌肤之亲
- 日本女性和服的“色情元素”
- 鬼洞族文明的来历
- 袁弘张歆艺有没有二胎 张歆艺 为何叫二姐
- 历史上真实的“八仙”:身怀武功的越狱犯?
- 冰河时代女性首度“露面” 白皮肤有雀斑
- 海明威竟是“克格勃间谍”
- 倭寇不是日本人 日本人为什么叫倭寇呢
- 嫉妒的心理 嫉妒和忌妒是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