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评论丨以时光缝隙里的细节,直面“亲爱的小孩”的现实

直面现实 , 才能在熟悉的情境里 , 既看到自己的委屈 , 也发现对方的努力;既看到生活的全景 , 也发现日常的细节 , 最终找到化解的方法和路径 。
吵吵闹闹中 , 《亲爱的小孩》已经走到了孩子禾禾白血病确诊的时刻 。 这部剧似乎有一种魔力 , 每集都有那么几个细节 , 让你找到共鸣的同时 , 又感叹生活的糟心 , 以至于有人喊着“太真实了” , 有人反驳说“别贩卖焦虑了” 。
这部根据电影《左右》改编的电视剧 , 讲述了一对已经离异的父母 , 为了挽救患白血病的女儿所历经的纠葛和抉择 , 当被医生建议再生一个小孩用脐带血来救命时 , 已重组家庭的他们该何去何从的故事 。
亲爱的|评论丨以时光缝隙里的细节,直面“亲爱的小孩”的现实
文章图片

↑《亲爱的小孩》剧照 。 图据其官微 。
目前来看 , 有关人性抉择的伦理部分还在酝酿中 , 更多的是对生活细节的刻画 。 它给人一种生活的无序感 , 总是不按预期来执行 。
【亲爱的|评论丨以时光缝隙里的细节,直面“亲爱的小孩”的现实】从生孩子起 , 一切都是忙乱的 。 妻子方一诺在医院痛得汗水淋漓 , 丈夫肖路在家里睡得昏天暗地 , 婆婆偷偷摸摸地索要着胎盘 , 岳父母焦急地在产房外等候 。 在“生产”这件大事上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 , 因而就有了各自的期待与失落 。
当生活剧不再光鲜靓丽 , 它能清晰地让你看到那些漏在时光缝隙里的细节 , 那些关在门内的鸡零狗碎和口不择言 。 当大家都围着孩子逗乐 , 产妇想要喝一口水也被忽略;照顾孩子的过程里 , 年轻的妻子敏感多疑 , 却也能在与鸡贼的月嫂斗智斗勇中“险胜”;婆婆带孩子不靠谱的同时又能为孩子忍气吞声 , 知错就改;丈夫夹在婆媳间左右为难 , 也依旧竭力上下安抚……
生活里的每个人都在努力 , 又都承受着各自的苦 。 所以 , 即便大家都指责丈夫、婆婆 , 同情妻子 , 也依旧有人在他们带孩子打疫苗时喊出“方一诺到底在急什么”?人的“坏”容易被看见、被记住 , 但人的好却容易被忽略、被认为理所应当——这就是生活的矛盾所在 。
生活容不得细看 。 当电视剧把生活掰开来呈现 , 就容易让人看到自己 , 找到共鸣 , 在日常细碎的失落里 , 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 。 同时 , 它也让人在自己的故事里 , 补足了身边人的那些细节 , 让完整的真实取代了“我”所认为的真实 。 从这个层面讲 , 就不宜简单给这类电视剧一个“贩卖焦虑”的标签式评价 。
直面现实需要勇气 。 如果简单用“反感”或“贩卖焦虑”来面对生活类电视剧 , 可能会让人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 忽略了矛盾的根本原因 。 直面现实 , 才能在熟悉的情境里 , 既看到自己的委屈 , 也发现对方的努力;既看到生活的全景 , 也发现日常的细节 , 最终找到化解的方法和路径 。
人无完人 , 丈夫或妻子 , 婆婆或媳妇 , 家人或外人 , 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 , 当你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冷静观看时 , 应该有所思考 , 有所收获 。 就像方一诺的第二段婚姻 , 面对为弟弟抱不平的姐姐 , 她忍让的同时又讨好着 。 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如她那般 , 用第一段婚姻的经历 , 调整第二段婚姻的言行 , 但电视剧就是一面镜子 , 可以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 , 在生活的迷雾中找到借鉴 。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 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