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对于我 , 在密闭的空间里短暂停驻 , 享受其中之美 , 透过舞台见众生、见自己 , 戏里戏外来一场情感上的交融与“亲密接触” , 可谓惬意如斯 。
直到今天 , 我还能记得人生中第一次走进剧场观赏戏曲的场景和心情 。 我的家乡安庆是座“有戏”的小城 , 城里的人们素来对戏曲有所偏好 。 约莫是我8岁那年的一个晚上 , 老剧场有新戏上演 , 爱看戏的阿姨约我妈同去观看 。 我妈本还有些犹豫 , 说是走不开 。 恰巧我旁听到这二人的对话 , 顿感新鲜:电影经常看 , 但是戏嘛 , 我还真没现场看过 。 于是“好奇宝宝”软磨硬泡 , 终于劝服母亲:忙里偷个闲 , 还得带上我 。 一行三人走出门去 , 孩童的欢心雀跃随风飘荡 , 挡都挡不住 。 来到剧场不算太晚 , 但是一看 , 已是满满当当 。 为了加深体验感 , 我主动提出要求 , 我一定要坐得近近的 。 巧合的是 , 第一排正巧还有一个空余座位 。 第一眼的眼缘就是这样产生的 。 就算不懂“唱念做打”又如何?坐下来、好好看 , 说不准就能喜欢呢?
现在说起来倒也是有趣:那晚的剧目明明是一部现代爱情戏啊!在尚不能完全理解“爱情”的年纪 , 当时的我居然还真就看进去了 , 差点掉了“金豆子” 。 就算再无有幸完整看过这部剧 , 但其中的情节和场景 , 却始终历历在目 。 后来 , 我也常跟那些以“看不懂”为由婉拒我看戏邀约的朋友笑称:看都没看 , 你怎么知道“看不懂”呢?
当然 , 客观来说 , 那短暂的一天只能说是一场我与舞台的美好邂逅 , 是一场效果良好的“启蒙教育” 。 养成“看戏”的习惯 , 靠的还是“耳濡目染” 。 2013年 , 我在某戏曲频道担任编导 , 主要负责戏曲类人物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 。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 因此格外珍视 。 结识不同的人 , 挖掘背后的故事 , 看得越多、了解得越深 , 认同感带来了感动 , 如春风化雨印在心底 。 其中 , 戏迷群体的挚爱尤为让我震撼 。 至今还记得 , 有位爱看戏的小鞋匠 , 平时街头摆摊、薪水微薄 , 但一听说剧场有戏上演 , 怎么着都得买票去看 。 手艺人不算健谈 , 但一谈起戏来 , 镜头背后的眼眸里都透着光彩 。 还有位美国华侨 , 隔个一段时间 , 就要打着“飞的”回国 , 全是为了戏 。 除了看戏之外 , 自己还能演上个几出 , 身段唱腔有板有眼 。
每每问起他们 , 为什么那么爱看戏?答案不尽相同 , 但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 可谓是“情不知所起 , 一往而深” 。 每一次走进剧场 , 就像是一场精心的赴约 , 带着仪式感 , 不容轻易错过 。 坐下 , 等待 , 暗场 , 钟声响起 , 大幕拉开 , 然后沉浸于戏曲的音律与表演 , 多么享受啊 。
我也喜欢上了徜徉于不同作品之间 , 珍藏每一次的观看记忆 。 戏曲艺术千姿百态 , 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 不同剧种、不同剧目带来的体验 , 是全然不一样的 。 有的人钟爱梆子的高亢 , 也有人迷恋采茶调的悠扬 , 我更喜欢“各不相同”带来的差异与惊喜 。 其中 , 传统经典作品总会让人领略到剧种的独到意境 。 比如 , 昆曲《牡丹亭》尽显水磨腔的雅致 , “不在梅边在柳边”的奇幻爱情使人心神往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旋律婉转动人 , 一段“十八相送”别有韵味;黄梅戏《女驸马》唱段朗朗上口 , 冯素珍凸显女性的聪敏与智慧 。 优秀的新创剧目则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豫剧《重渡沟》紧扣时代脉搏 , 将脱贫攻坚的故事演绎得盎然生趣;淮剧《小镇》聚焦诱惑与抉择 , 拷问人性 , 激荡灵魂;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用细腻的语言唱响英雄赞歌 , 敬畏与诗意共存于心 。
- |艺评丨吴修林 彭欣:《春天花会开》:边疆风情汇芒果
- 书法|文艺评论丨当“书法”成人文素养的基础,“书写”的意义将超越专业
- 诗词|诗词文化不断破圈的背后 “诗意”的舞台成为出圈的关键|文艺评论
- 越剧|新民艺评|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 文牧江|艺评丨文牧江:植根沃土,见证速度
- 邵阳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聂世忠受邀参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
- |青未了丨春天的脚步(散文)
- 截图|中新艺评:没在深夜痛哭过的成年人,别谈人生
- 人世间|文艺评论丨重新思考什么是属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 时刻|晚安 | 每天都去做一些让自己害怕的事,冒险上路去看看自己会在哪里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