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要说起中国的美食文化,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当然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是要论及当代中国美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的声势好像就没那么自信了 。近期网红李子柒的古风美食在海外大热,恰恰说明中国美食文化的这种墙内开花独自香的尴尬境遇,中国美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输出好像才刚刚开始,而且是通过一个民间网红的自发行为,不是我们有意和主动的选择 。
近期读了美国饮食作家马特·古尔丁写的《米,面 , 鱼:日本大众饮食之魂》,才意识到 , 亚洲对世界美食文化作出最大输出贡献的不是我们泱泱华夏,而是日本 。日本是全世界食客心中的一大圣地,米其林餐厅居世界之首,匠心独运的无名美食店更是数不胜数 。古尔丁在书的开篇很干脆地说,地球上最极致的飨宴,不在纽约,不在巴黎,不在曼谷,当然也不在北上广,而是在日本东京 。看到这里我们当然有些不服,但是他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和论证 。比如从规模上来说,纽约大概有三万多间的餐厅,而东京则有将近三十万间;我们习惯将美食规划成美食街,把餐厅的各种分店开满商业大厦,这种方式对美食也并不友好;而日本一栋十层楼的建筑可能每层就有两三间餐厅 。当然,东京之所以成为美食天堂,绝不是因为以量取胜,而是以质称霸:“造就日本料理这般特殊性的因素繁多——对用料的执着、精细的技巧,以及数千年来的一丝不苟与精益求精 。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术业有专攻……在日本,成功的秘诀是专攻一种,然后把它做得好吃到不行,并且拼上自己的一辈子 。有人毕生投入烤牛肠或河豚刀工 , 抑或是从荞麦面团揉擀出富有嚼劲的面条——种种技巧都自称一门学问,切拥有无限的潜力 。”
文章插图
说白了,这就是一直说来说去的匠人或者“职人”精神,这种观念也正是日本文化的核心,贯穿到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去 。我们现在说起匠人精神习惯将其主要用用于企业文化里,但是匠人精神只能适合手工业从业者或者说手工小作坊,那些动不动在企业文化里宣传匠人精神的,基本都是偏离了原意的胡说 。匠人精神与机器和工业文明是相悖的 , 那些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的匠人们,把自己全部的精神和肉体投入到自己创作的艺术和美食中去,才能真正做到极致 。这种独一无二的手艺,不可能像流水线一样地普及 , 更不可能通过细致的规训完全地进行量化 。所以,我们才能在日本找到无数鼎鼎大名的小美食店,店内只有七八张桌椅,每天只能接待有限的客人 。在某些人看来,这就是守着财神爷活受罪,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美食的品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
这其实就是日本美食的魅力所在 。现如今的国际上的流行的美食很多都以创意取胜,分子美食大行其道,后现代餐厅里,离心机、低温烹饪机、研钵、碾槌成为了新的厨具 。为了能在美食上有所创新,厨师煞费苦心,找来物理学家、化学家 , 甚至调香师,与他们合作寻找美食上突破 。但是这种潮流好像在日本并未流行开来,用古尔丁在《米,面,鱼》中的话说,在日本美食界,创意居于传统之后 。多数料理人仍专心致志地提高既存之物的层次,在那些最简单的食材上找到最佳的味道,而非开发创新 。
文章插图
- 日本太难了,抗日战争日本有多难打
- 华为5G新机获3C认证充电功率10W可能是千元机
- 华为p30pro型号vogl29是啥意思「代号VOGL29华为P30Pro跑分曝光四镜头设计引领超级近景」
- 荣耀magic是不是鸿蒙系统,荣耀magicui是鸿蒙系统吗
- tim微信登录是新新账号,tim不能微信登录吗
- 贞观元年君臣“权大还是法大”之争
- 谁是天安门的最初设计者?
- 为什么烤箱做蛋糕老是不松软 蛋糕怎么烤不会糊
- 清淡饮食有哪些食物 饮食清淡的食物有哪些
- 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 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会灭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