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丨麦积山石窟: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有一座孤峰 , 如麦垛之形 , 立于甘肃天水小陇山 。 附于孤峰阳面的石窟 , 在千年四季中磨砺韧性 , 在古往今来中焕发旧貌 。 这里 , 散发的是浓重的历史气息 , 传承的是深沉的佛教文化 。
一条丝路通道 , 来往中西高僧、交流经典文化、回荡千年风云 , 数代名工巧匠成就了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麦积山石窟 。
|《丝路文明》丨麦积山石窟: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本文图片

麦积山石窟全貌
始于后秦垂范千古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秦岭山脉西段北麓 , 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 石窟所在的麦积山 , 是一座岩壁陡峭、绿植环抱的孤山 , 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 , 故名麦积 。
麦积山石窟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 , 而此栈道异常惊险 。 关于栈道 , 民间有“砍尽南山柴 , 堆起麦积崖”的传说 。 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夏朗云介绍 , 古时候 , 麦积山石窟为皇家石窟 , 建筑要求较高 , 开窟难度较大 , 所需木材较多 。 为了确保“皇家石窟”的规模和“崇高”的地位 , 工匠须先将木柴累积 , 再搭脚手架至接近麦积山巅处 , 从高处开窟造像 , 层层往下造 。 造好洞窟后 , 从层层脚手架中拆除一部分 , 再留一部分作为栈道 , 便于通行 。
“由上至下”的建筑方法 , 引出了“砍尽南山柴 , 堆起麦积崖”的民间传说 。 目前 , 麦积山崖壁上仍有部分桩孔 , 后人从这些斑斑的凿痕中 , 体察着古人“愚公移山”般的智慧 。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 , 经北魏太武帝灭法、北周武帝灭法、隋代二地震、唐代一地震五次“历险记” , 在重修、停工、续修、修复等历代大动作中 , 以其强大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包容性存活下来 , 为后人瞻仰 。 目前 , 洞窟现存窟龛221个 , 各类雕塑造像1万余身 。 因北朝雕塑原作保存多 , 艺术水平高 , 故被赞誉为“东方雕塑馆” 。
麦积山属丹霞地貌 , 宜开窟却不宜石雕 , 因此石窟内雕塑多以泥塑、石胎泥塑为主 。 在雕塑题材上 , 有佛像、菩萨、弟子、飞天等 。 其中大型者 , 有高12米多的西崖大佛与高近13米的东崖大佛 。 夏朗云说 , 麦积山石窟的主要雕塑价值 , 在于保留了古代较多高级艺术颜值的原作 , 其中南北朝时期的泥塑占据大部分 。 石窟因洞窟位置较高 , 且位置偏僻 , 在古代一段时间内 , 形成了“人迹罕至”的局面 , 因此纯正的雕塑原作得以保存 。 石窟内南北朝时期主要洞窟中的雕塑 , 由水平一流的顶级工匠所造 , 高超的雕塑技艺让每一尊雕塑都异常生动、精细非凡 。
如现存的第121窟中著名雕塑“窃窃私语” , 表现一位袈裟装弟子和一位菩萨装弟子站在拐角处 , 微微前倾 。 他们双手微合掌 , 带着会心的微笑 , 如愉悦地探讨、安静地鼓掌 , 让庄严肃穆的佛堂变得和谐灵动 。 造像细腻、生动、传神 , 既是静止的雕塑 , 也是互动的生命 。
|《丝路文明》丨麦积山石窟: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本文图片

麦积山第121窟:菩萨和弟子“窃窃私语” 供图/夏朗云
这一尊“窃窃私语” , 正是麦积山石窟的三大名片之一 。 还有第44窟后部的主佛像 , 为三大名片中的佛像类名片 。 此尊佛像为西魏时期佛像的代表 , 所处位置较高 , 保存较为完好 。 唐代大地震时 , 第44窟前部坍塌 , 栈道全无 , 故一千多年来 , 除却历代四季的洗礼 , 再无“人间烟火”的熏染 。 千年来 , 它以唐代所存的西魏造像原貌 , 不食人间烟火般静坐 , 面貌鲜活、泥质如新、色泽依旧 , 仅形态上经历了时代风霜的陶冶 , 以一身秀骨清像 , 含笑坐看山下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