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二 )


同时 , 幕后设计团队将鉴宝环节设计得别出心裁 。 整档节目一共三个流程 , 分别是“亮宝”(展示宝物)、“辩宝”(辨别真伪)、“护宝”(保护文物) , 若某件宝物被鉴定为赝品 , 则由主持人王刚老师用“护宝锤”当场将其砸毁 。 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式 , 其实是经过节目组充分考虑以后才具体操作的 。
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本文图片

节目组为了避免出现纠纷 , 会与每一位前来参加文物鉴定的收藏者签下“契约” , 其中强调:若所带藏品被毁坏 , 不能与节目组产生纠纷 。 或许这种做法令很多收藏者望而却步 , 不过依然会有不少爱好文物的人前来进行藏品甄别 。
究其原因 , 无非是宝主想辨别藏品的真假、给它定个身价 。 一旦宝物被鉴定为真品 , 就等同于有了“证书” , 藏品的市场价值自然会水涨船高 , 甚至会比宝主的预估价高出数百、数千倍 。 可是谁也没想到 , 一次意外事件的发生 , 将王刚老师与整个节目组推至风口浪尖之上 。
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本文图片

2012年 , 来自河北的中医大夫付常勇偶然间看到这档节目 , 他才想起家中有两个“甜白釉压手杯” , 于是决定将这对杯子带去节目中进行鉴定 。 经了解 , 这对宝物并非是付常勇的传家宝 , 而是他早年间为患者看病时 , 病人将这对杯子当作“诊费”赠送于他的 , 该患者声称这对杯子价值不菲 。
由于付常勇并不了解文物收藏价值 , 节目组最初与他沟通时 , 他只给出两万元的报价 。 按照固有流程 , 付常勇与节目组签下“免责协议” 。 而后 , 他到演播台上将宝物呈现给专业人员查看 。
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本文图片

经过现场专家团的鉴定 , 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纹理有些生硬呆板 , 胎质过于粗杂 , 是现代仿品 。 按照节目流程 , 主持人王刚举起“护宝锤”“咔嚓”一声将其中一只杯子直接砸碎 。
通过节目录像显示 , 付常勇在亲眼看到杯子被砸碎的一瞬间 , 面露难色 。 但是碍于藏品被判定为赝品 , 且自己又与栏目组签订了“免责协议” , 只能带着剩下的那只杯子与被砸毁的碎片黯然离场 。
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本文图片

参加完节目以后 , 付常勇不太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 便带着另外一只杯子又找了一位鉴定专家 , 这次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 这位专家表示:虽然付常勇的瓷杯并不是真品 , 但的确是明朝时期的仿制品 。 也就是说 , 这对杯子是正儿八经的古董 , 按照当时市场价值估算在两亿元左右 。
得知这一消息后 , 付常勇无法接受 , 他认为是节目组的错误鉴定导致自己损失了这么珍贵的宝物 。 于是 , 他将王刚老师以及《天下收藏》栏目组一起告上法庭 , 并要求节目组进行赔偿 。
王刚|王刚“误砸”2亿真古董,被收藏者送上法庭,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本文图片

这件事情在当时还引起不小的轰动 , 因为一向以专业著称的鉴宝节目竟然能犯这种原则性错误 , 媒体与观众们都在关注事情的最终走向 。 他们也想知道 , 法庭究竟会如何审判 。
由于涉案金额巨大(2亿元) , 且原告与被告双方各执一词 ,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经历三年之久 , 法院认为:原告在参加节目之前就了解有“砸宝”环节 , 且签署了相关协议 , 显然已经接受藏品被砸毁的风险 , 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索赔主张 。 2016年7月法院判决如下:付常勇败诉 , 自行承担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