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之一:贵城遗址分布范围初步划定
贵城遗址地处老城区,由于长期的建设,所有遗存均被压于现代建筑之下 , 地面上的相关遗存已不存在 。但通过历史文献及地形地貌,结合2008年发掘情况及地形地貌 , 考古工作者勾勒出了遗址的大致分布范围 。初步判断,遗址的大致分布范围为:以大南门附近为中心 , 南面以郁江为界,北到建设路一带 , 西到水厂路附近,东临东湖 。
在3个月的考古发掘中,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至明清时期的遗物,包括各时期的陶瓷器及建筑材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对于研究广西历史时期各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及器物发展演变序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特别是遗址内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 , 包括筒瓦、板瓦、瓦当等 , 不仅序列完整 , 时代互相衔接,而且特征明显 , 对研究整个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各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另外 , 遗址内发现的大量遗迹 , 包括灰坑、壕沟、柱洞、水井、道路、房址、城墙等,这些生活设施的发现 , 对于了解古代市井生活 , 复原古代生活场景,了解城市布局及各个时期人类活动区域的变迁均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唐代城墙的发现,对于了解贵港唐宋以来城址的位置,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城址的分布范围提供了比较明确的线索 。
考古发现之二:布山城址所在日渐清晰
谢广维告诉采访人员,通过考古发掘,考古队发现这一区域地下文化堆积非常丰富,而且堆积序列较为完整,包含了从南越国时期一直到明清的所有文化层堆积 , 在这些堆积里面,不仅有丰富的建筑材料,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的建筑基址及城市设施,尤以汉代及唐宋至明清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而三国两晋南朝的建筑材料略为稀少,表明两汉及唐宋时期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 , 而三国两晋时期活动略有衰减 。由此推测,贵城遗址可能就是秦桂林郡、汉郁林郡郡治及唐宋以来历代城址所在地 。
贵港作为秦桂林郡及汉郁林郡郡治之所在,为广西建城之开端 ,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贵港汉墓群更是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精美的随葬品为人们所熟知,然而,长期以来 , 虽经几代考古工作者不懈探寻,但贵港历代古城址究竟在什么地方却始终没有线索,加之历史文献记载的误导和后人对文献的误读,于是引起学术界关于郡治布山在贵港还是桂平的长期争论 。
谢广维告诉采访人员,关于布山古城的位置,见诸文献记载最早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该书《郁水》篇里是这样说的:“郁水东迳布山县北,郁林郡治也……又东入阿林县(今桂平),潭水注之 。”从这条记载里,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第一,作为郁林郡郡治的布山县城位于郁江南面,第二,布山县并不在今桂平境内 。其实,关于布山县在贵港还是桂平的争论 , 主要源于《旧唐书·地理志》“桂平,汉布山县,郁林郡所治也”的记载 , 后人因误读“所治”与“治所”的区别,从而引起认识上的混乱,包括1974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也把秦代的桂林郡治所和汉代的郁林郡治所(布山县),都标注在今桂平县西南 , 这显然是对历史文献的误读 。实际上,作为郁林郡郡治的布山县在贵港的事实,除了历朝历代有大量文献记载作为依据外,贵港城区周边地下埋藏的大量古墓也是很好的明证,特别是1976年发掘的罗泊湾汉墓,不仅规模宏大,等级较高,而且墓中就直接出土有铭刻“布山”、“布山市府草(造)”等文字的随葬品 。
- 图 考古发现小恐龙神秘“死亡坑”是大恐龙脚印
- 图 神秘湘西科考:洞庭郡址初步锁定保靖四方城
- 叶家山墓群考古初步证实曾侯与周朝王室同为姬姓
- 图 安徽境内战国贵族墓内惊现西亚“蜻蜓眼”
- 图 贵城遗址新发现:汉柱础唐城墙确证贵港建城历史
- 形容城市变迁璀璨的成语
- 大报恩寺遗址出土16件国宝 创考古史纪录
- 发掘秦都雍城小墓葬群
- 图文 武则天墓考古现真容 陪葬珍宝至少500吨
- 石首发现一处古墓 考古人员判断源于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