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穆王为什么杀父

【楚穆王为什么杀父】楚穆王,名商臣 , 春秋时期楚国第四位国王,把堵敖也算上的话 , 实际上是第五任国王 。他在位期间还是一番作为的,为他的儿子楚庄王问鼎中原,开启霸业打好了基础 , 但是由于其弑父篡位,一直饱受争议,自然被历史打入另册 。
楚穆王弑父篡位之事 , 《史记·楚世家》和《左传·文公元年》皆有记载,略读一二即可知其大概 , 但要明晰其因,还得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 。我认为他之所以非要走上弑父自立的不归路,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
立诸之争埋下内乱祸根
商臣弑父一事发生在楚成王四十六年即公元前626年,其实祸根早在五年之前就已经埋下 。城濮大战暴发后的第二年,斗勃担任了令尹一职,楚成王考虑自己年岁已高,便找斗勃商议,决定立嫡长子商臣为储 。设立令尹是楚国独有的职官制度,其职权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有相当高的话语权 。据《左传》记载,斗勃的观点是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意思是商臣性格暴戾,长相难看,难以服众,难以担当大任 。他建议成王先缓立再从其他子嗣中择贤 。但楚成王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宣布商臣为储 。商臣虽然如愿以尝地立为诸君,但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对斗勃表示出相当的不满,总是想找机会教训一下,又考虑斗氏(即若敖氏)家族权倾满朝,势力庞大,担心自己继位后形成掣肘,进而盘算着除掉斗勃,既解心头之恨,又为以后亲政扫清掣肘障碍 。
斗勃之死揭开废诸改立序幕
公元前626年 , 晋楚两国再度暴发战争 。两国军队对峙于泜水两岸互不相让 , 因为担心对方乘自己渡河时突然进攻,谁也不敢率先渡河作战 。经过双方磋商,斗勃决定先后撤,待晋军渡河列阵后再决战 。他根本没有想到晋国会背信弃议,等楚军后撤到预定位置后,晋国大夫阳处父四处散布流言 , 说楚军害怕决战竟然偷偷地逃跑了,他自己也就只好搬师回国 。斗勃虽然中计,但军队并无半点损失,然而此事被商臣知道后,开始添油加醋地在楚成王面前说坏说 , 甚至诬告说斗勃因为收了晋国的贿赂而撤军 。楚成王一直以打败晋国成就霸业为奋斗目标 , 竟然听信商臣谗言杀掉了斗勃 。不久后事件真相揭晓,楚成王才知道斗勃之杀实属冤案,又想起当初在立诸之时他所进谏的箴言,开始讨厌商臣,认为他真的不配承继大统,于是生产了废诸念头,打算改立公子职为诸 。楚成王的这个念头一旦变成实现,当然会影响到商臣的核心利益 。
信息外泄刺激商臣神经
楚成王废诸改立的计划仅在暗自盘算中,既未与朝中大臣商量 , 更未采取实质性行动 。但由于保密工作不到位,事关王室安危的绝密信息,居然被人提前透露给了商臣 。商臣并不是省油的灯,岂能看着快要到嘴的鸭子飞走呢 。为了守护自己诸君之位 , 他一定会有所作为,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拚死一搏 。更何况他已经利用明正言顺的诸君之位 , 早就诸备好了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哪怕是刺刀见红他也在所不惜 。
江芈中计最终泄露天机
废诸改立之事,商臣听到的只是传言 , 未证实前他当然不会冒天下之大韪 。如何核实真伪是需要智慧的 。此等机密大事他只能找自己的老师潘崇商量 。潘崇给他出了个主意,要他去宴请姑母江芈,用计套取信息 , 核实真伪 。经过密谋,他们采取了一种奇怪的方式,用山珍海味款待江芈,但就餐时刻意地不尊重她,甚至屡次刺激她 。江芈果然中计,怒气冲冲地说你就是个混蛋,难怪大王要废掉你 。江芈是楚成王的亲妹妹,江国君主夫人,当时正好回家省亲,自然知道楚成王的心里活动 。她冲动之间说出的话 , 正好暴露王室最为核心的机密 。商臣既然已经核实了废诸改立的真伪,就一定会先发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