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墓盖薄膜衣 腐蚀的萧后凤冠有望修复


隋炀帝墓盖薄膜衣 腐蚀的萧后凤冠有望修复

文章插图
昨天上午,专程赴扬赶拍隋炀帝墓纪录片的央视《探索·发现》剧组,在结束了航拍任务后,深入隋炀帝墓考古现?。?用翔实丰富的镜头记录下这项轰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 。
在考古现场,为了达到保湿效果,考古人员用塑料薄膜为墓葬“穿”上了一层防护衣 。另外,萧后墓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凤冠,由于腐蚀严重已不复当年华美,考古部门拟借鉴西安修复唐代凤冠的成功案例 ,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 争取早日将凤冠成功修复 。
为保湿,隋炀帝墓
“穿上”塑料薄膜衣
昨天上午,曹庄隋唐墓葬考古现场,代号为M1和M2的两座墓坑内,已较几天前悄然发生了些许变化 。被称为M1号墓的隋炀帝墓内 , 占地面积百余平米的墓坑被清理成几个不规则区域,被用来作为分隔的粘土墙高高竖立,而整个墓坑内被覆上了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像是披上了一件保护衣,走近细看,能看到薄膜下隐约的水汽,放眼望去,墓坑的中心区域白茫茫一片 。
“最近天气比较干燥 , 为了防止墓坑内水土流失,出现开裂现象,我们给墓坑‘穿上’一件保护膜,为它保湿,确保文物安然无恙 。”考古人员介绍 , 为古墓葬穿上薄膜衣保湿在考古界是较常见的做法,一般来说,只有重点墓葬会享受到这样的“礼遇” 。
在一旁的M2墓坑内 , 萧后的遗骸上同样也覆上了一层保护膜 , 由于年代久远 , 骨骸已深深嵌入泥土中,与周围的陪葬物品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邀请了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对遗骸的年份及相关信息进行鉴别 。”考古人员介绍,对萧后遗骸骨架的提取保护方案,目前正在制订中 。
在萧后墓的遗骸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应该属于萧后的牙齿 。与在隋炀帝墓内发现的两颗牙齿不同的是,萧后墓中的牙齿属于门齿,而隋炀帝墓出土的牙齿为臼齿 , 人类学专家介绍 , 门齿在人类学领域不作为年龄判断的依据,而臼齿在咀嚼磨碎食物上的作用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臼齿会逐年磨损,因此凭臼齿的磨损程度就能够判断墓主的年龄 。
【探究宝藏群】
保存完整的金玉带,可推算出隋炀帝腰围
在完成对隋炀帝合葬墓外观及全景的拍摄后,摄制组将镜头对准沉睡千年的文物,深入探究墓葬背后的宝藏群 , 娓娓道来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
呈方形的一号墓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除了能证实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据——墓志外,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一套保存完整的蹀躞金玉带 。这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 。“根据这个金玉带的长度,我们还可以大致推算出隋炀帝的腰围 , 这颇为有趣 。”考古人员介绍 。
腰鼓形的二号墓为典型的唐代墓葬风格 , 其中出土了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 。在“宝藏库”中,央视镜头对准了成套的编钟、编磬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考古人员说,萧后墓内还出土了白玉璋1件 , 质地莹润 。“萧后墓出土的文物罕见、珍贵,直接证实了墓主的身份之高,也侧面反映出唐朝统治者对萧后的重视程度 。”
萧后腐蚀凤冠
有望借鉴西安案例成功修复
在拍摄珍贵文物的同时,摄制组更倾向于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萧后墓中出土了一套女性用冠饰,工艺精巧,国内罕见,但由于年代久远,已严重腐蚀,不复当年的华美 。考古人员表示 , 2010年,中德两国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曾历时一年半,成功修复了一套唐代公主的金头饰,萧后墓中的这件凤冠有望借鉴当时的修复方式,重现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