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诸葛亮气死周瑜真相终于曝光( 三 )


千古奇冤!诸葛亮气死周瑜真相终于曝光

文章插图
“秋后问斩”一词中的“秋后”一般是指秋、冬两季 。“问”在司法领域的本义是审讯 , 后来衍生出了“判处”的意思 , 而“问斩”就是指判处死刑 。文献上还有“问绞”、“问徒”、“问遣”等一组词 , 其中的“问”也都是指判决 。从字面上看 , “秋后问斩”就是指秋、冬两个季节可以判处和执行死刑 。“秋后问斩”还要从它的源流谈起 。
从现有史料上看 , “秋后问斩”最初可能是一种司法习惯,或是一种理想中的司法原则 。我们已知的最早谈及了这个问题的材料是《左传》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传》记载蔡声子在与楚令尹子木对话时 , 就有“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说法 。这一段对话非常有名,它也是“楚才晋用”这个成语的出处 。蔡声子说秋冬行刑是“古之治民者”的规矩 , 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因为古人一般都有崇古倾向,很多人经常给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贴上一个古人如此为之的标签,以使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为可信 。此外 , 《十三经》中有一本专门介绍古代理想官制的叫《周礼》,它将理想的职官制度中的官位分为了天官、地官、春官(看清楚了 , 这一竖是竖下来的,宝盖头下面不是两个“口”)、夏官、秋官和冬官六种,其中的“秋官”就是“掌邦禁”的“司寇”及其下僚们 。《周礼》是什么时候的书,学术界尚众说纷纭,从认为作于战国初的,到认为作于战国末的,再到认为作于西汉初的,说法很多 。如果我们按照这些观点的上限 , 认为这是战国初写成的书,那么这就又是一条表明战国后期以前的古人已经存在将秋与刑法联系在一起的观念的重要证据 。魏延造反乃千古奇冤?诸葛亮杀魏延的真相读罢《三国演义》,总觉得魏延挺冤的 。怎么稀里糊涂就让诸葛亮给杀了呢?老魏到底怎么了?以下揭开真相:
诸葛亮未必这样小心眼儿,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没必要忌妒他啊 。这个川剧里的诸葛亮有点像小肚鸡肠的周瑜了 。有点儿贬低诸葛亮的意思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了魏延呢?咱们得分析 。
最早,老魏是在刘表手下工作的,身份么,也就是一个基层小干部 。刘表死了,家里财产分配不均,闹事儿 。为什么闹事儿,因为刘表娶过两个老婆 , 两个老婆都有儿子,肯定不是一条心么 。于是刘表前窝儿后窝儿的两个儿子闹着继承遗产 。 
千古奇冤!诸葛亮气死周瑜真相终于曝光

文章插图
打起来了,还打成了一锅粥(这种事儿 , 当今社会也有 。不新鲜) 。刘备作为刘表的远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穷疯了 , 也想进来掺和掺和分点什么遗产 。可难度太大,你想想啊,这一家子都盯着刘表那点遗产呢,跟乌眼鸡似的 , 外人能捞着什么油水啊?刘备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枣没枣三杆子 。走过路过 , 不能错过 。他还真掺和进来了 。刘备假借奔丧,想进襄阳城 , 可人家的城门关着呢 。魏延也没有请示领导,就私自跑出来欢迎(这叫没眼力架,领导没说话呢,你急着欢迎个什么劲啊?) , 这应该是魏延第一次露面 。
城里的人可都明白刘备那点儿心思,乱箭射下来,刘备眼看着人家不欢迎自己,也没大脸进城了 , 掉头走了 。魏延也进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 。他投奔长沙太守韩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给的) 。我们猜测 , 魏延这第一次露脸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刘备的企业里来上班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