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贾樟柯的“我和我的家乡”

前几天 , 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了 , 集结了全球24个国家53部影片 , 贾樟柯、宁浩、管虎、张译等优秀电影人齐聚一堂 。 在今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 , 平遥电影节以“陪伴电影走出至暗时刻”为号召筹办 , 对于影迷和电影人士来说都是一场盛宴 。
家乡|贾樟柯的“我和我的家乡”
文章图片

如此受人敬重、赏识的一个导演贾樟柯 , 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曾评价他 , “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例” 。
家乡|贾樟柯的“我和我的家乡”
文章图片

贾樟柯出生于山西汾阳 , 一个四面环山、荒芜破败的小县城 。 中学毕业后 , 他离开汾阳到太原求学 , 偶然看到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 , 被深深震撼 。
“原来电影也可以拍我们自己的生活 。 ”
家乡|贾樟柯的“我和我的家乡”
文章图片

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之后的导演生涯 。
那时 , 贾樟柯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是不是我也可以当一个电影人 。
谁能想到一个小镇青年突然萌生的念头竟成了事实 。
原本还在学画的他 , 于1993年以23岁高龄成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
进入大学的贾樟柯对电影抱着狂热的爱 , 一周能看两部最新的国产电影 。 随着电影越看越多 , 他越来越觉得市场上的主流电影空洞无物 , 于是开始自己动手 , 拍摄了第一条短片《小山回家》 。
《小山回家》讲述的是一个民工出外打工 , 被炒鱿鱼后四处寻找老乡同伴的孤独遭遇 。
这个故事听上去是不是有那么几分和贾樟柯本人的经历重合 , 他真的开始拍“我们自己的生活” 。
虽然这条短片没有让他名声大噪 , 但也让他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香港短片比赛的获奖奖金 。
要说贾樟柯真正开始拍电影 , 是从《小武》开始 , 这同样也是他一部反映生活的作品 。
在《小武》中 , 他无意于营造诗意的乡村生活 , 而向人们展示了一座混乱不堪的小县城 。 发廊、台球桌、卡拉OK和录像厅、“严打”的喇叭声和随处可见的“拆”都被真实地还原在电影里 。 生活在混乱生活中的主人公小武 , 接连经历了爱情、友情、亲情的失败 , 最后还将面临牢狱之灾 。
家乡|贾樟柯的“我和我的家乡”
文章图片

彼时 , 中国正值九五发展时期 , “城市”逐渐代替“城镇” , 汾阳这个小县城也随处可见“拆”字 , 贾樟柯对此感到不安与惶恐 。 他想起小时候身边曾有许多同学迫于经济压力辍学 , 甚至为了生计当起了小偷 , 感叹时代变迁而造就的命运悬殊 , 于是有了《小武》 。
如果说《小山回家》是描写一个外出打工青年的小我生活 , 《小武》则是用单个人的经历反映了大我的生活 , 照见了那个时代的国家现状 。
凭借《小武》 , 贾樟柯一举斩获了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沃尔福冈·施多德奖”、第3届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等8个奖项 , 一战成名 。
之后 , 贾樟柯又相继拍摄了《站台》、《任逍遥》等片 ,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
《站台》描写了一群原本在文工团有着安稳生活的青年因承包改革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
《任逍遥》说的是主人公小济和斌斌为了实现英雄梦 , 却以被保安嘲笑而潦草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