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揭秘:欧洲曾出现“仿造中国”热

从“南海I号”沉船点打捞出的部分精美瓷器 。1792年,英国著名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其日记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 。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 。真货价值千金,于是只好仿造”,他所抱怨的是当时欧洲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入欧洲,并迅速引起人们的尊崇 。到17—18世纪时,欧洲又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在这一热潮中,中国的各种商品深受欧洲各阶层的追捧 。然而由于当时远洋贸易的局限,中国商品往往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欧洲各国便出现了一股仿造中国商品的热潮 。描龙画凤仿造中国丝绸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的丝绸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罗马帝国 。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这种轻盈柔软、光彩夺目的织物时 , 立即视其为珍品,争相购买 。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整个罗马都引起了巨大轰动 。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越来越崇尚丝绸 。此后1000多年的时间里 , 丝绸都是欧洲最大宗的进口商品之一 。直到18世纪三四十年代 , 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最多竟达75000余匹 。为了保护国内贸易,制止大量财富流向中国的势头,欧洲各国很早就开始极力抢夺丝绸市场 。最初,他们先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中国的养蚕术 。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的丝绸,并不断发布禁止丝绸进口的法令 。到16世纪之前,意大利、法国已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丝绸生产基地 。即便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仍在欧洲市场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由于“中国热”的影响,欧洲人更偏爱中国出产的丝绸 。比如17世纪时,欧洲的贵妇们都喜欢穿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 , 并在鞋面上装饰中国风格的图案 。尽管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仍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虽然欧洲当时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但其产品上的图案如龙、凤、花鸟等都处处仿造中国 , 并且特意注明“中国制造”以保证销路 。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手里都有一本《中国图谱》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欧洲产的丝绸都保持着强烈的中国工艺美术风格 。派出传教士 , 获取中国瓷器制作秘诀瓷器作为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产品,也同样曾被欧洲所仿造 。远在唐代时,中国瓷器就作为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 行销日本、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地 。17世纪时,中国瓷器已在欧洲占有广大的市场 。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的瓷器 。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风雅,炫耀地位 。随着“中国热”的流行,大量中国瓷器输入欧洲 。据估计,仅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 。尽管有如此大量的中国瓷器输入欧洲 , 但其身价仍非常昂贵 。于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了抓住致富良机,欧洲各国开始争相仿造乃至伪造中国瓷器 。虽然在15世纪后,中国的一些制瓷技艺就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但他们的生产水准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模仿中国的痕迹非常明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欧洲瓷器的竞争力,整个18世纪 , 欧洲都一直在苦苦寻求中国瓷器的制作秘诀 。1712年,一位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瓷都景德镇传教 。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将景德镇瓷器工序及配方的秘诀传回法国,从而使欧洲瓷器生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经过一番周折,法国终于在18世纪中叶成功烧造出了真正的硬质瓷器 。随后,英国、瑞典、荷兰都在模仿中国制瓷技法方面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欧洲各国开始大量仿造中国瓷器的拳头产品如青花、德化瓷等 。青花瓷一直是中国出口欧洲瓷器的大宗 , 受到上流社会的高度青睐 。在掌握了中国瓷器基本技艺后,欧洲各国就开始极力仿造名贵的青花瓷 。在法国、荷兰等国仿造的基础上,德国王室的瓷窑———迈森国家瓷厂率先于1770至1780年间烧制成功 。作为一种仿制品,他们生产的瓷器处处模仿中国风格,其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欧洲市场对此类瓷器的需求极强,许多瓷厂纷纷在仓促间建立起来 。不过由于它们都无力开发自己的产品,于是又对迈森瓷厂等商家进行仿造 。尽管在质地上有独到之处,但欧洲瓷厂所生产的仿品仍无法与景德镇瓷器相比,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 。无独有偶,在美国独立后不久,一位名叫乔治?莫里斯的商人,也曾在费城南部建立了一座生产仿中国式的青花瓷厂 。中国瓷器家族中的德化瓷,在欧洲也有很高的声誉 , 曾被称为“中国白”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 , 欧洲的生产商,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众多瓷厂,都曾试图进行仿造 。但它们所生产的仿品只能做到外表的相似 , 在质地、光泽等方面几乎无法与中国产品相比 。一直到18世纪末,欧洲各国仿造中国瓷器的高潮持续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 , 但始终未能达到中国外销瓷的质量 。只是到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大量倾销机制瓷器,才使中国瓷器的发展一落千丈 。仿造中国商品并获得成功在“中国热”流行欧洲期间,人们不仅喜爱中国的丝绸和瓷器 , 对漆器、壁纸等物品也极为推崇 。1730年,法国人罗伯特-马丁仿造中国漆器获得成功,其产品的色彩以及中国风格的图案,深受当时法国上流社会的钟爱 。据说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尔夫人就十分偏好这种漆器,在她的住所里,到处摆满了漆制家具,而上面的图案如中国妇女、牡丹花等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英国,商人们为了满足英国贵族酷爱中国漆器的需要 , 往往不远万里到中国广州购买大块漆器运回国内,然后改制成各种规格的屏风出售 。更有甚者,他们有时还将英国的木制家具运往广州,请广州的漆工进行加工,然后再运回英国出售 。即使当时一些著名的家具设计师,也完全仿造中国式样 , 以获得顾客的青睐 。中国的壁纸是16世纪中叶由荷兰商人传入欧洲的 , 当时即受到英、法等国人们的欢迎,上流社会的豪宅争相用中国壁纸作为装饰 。随后不久,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生产大批中英、中法混合式壁纸 , 并于1688年获得成功 。不过在质量上,欧洲的仿造品要逊色于中国 。所以直至18世纪后期,英国仍不得不从广州、厦门等地贩运大批中国壁纸以满足本国需要 。白铜是古代世界冶金技术中的一项伟大成果 , 长期以来都为中国独有 。大约16世纪以后,中国白铜运销到世界各地,为人们所赞叹 。与此同时 , 为了掌握这种工艺技术,欧洲的一些化学家和冶金学家开始仿造中国白铜,并试图 *** 其中奥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些国家不惜巨资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购得中国白铜 。经过一番努力,瑞典和英国的化学家最终成功分析出了中国白铜的成分 。随后,德国人于1823年仿造中国白铜取得成功并重新命名为“德国银” 。到19世纪后期,开始投入大量生产的“德国银”已取代了中国白铜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千百年来,在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 , 仿造乃至伪造其他民族优秀成果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 。即使知识产权意识最早萌生的欧洲,也曾有过这样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