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身陶罐考古队员清走吸附在文物上的贝壳首次公开的“南澳I号”文物,左下角的是凤凰牡丹盘近日打捞出的文物“南澳Ⅰ号”即将进入文物大量出水阶段 。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南澳Ⅰ号”考古现场领队孙键昨日告诉采访人员,即日起,只要天气允许,“南澳Ⅰ号”考古将进入主要为船舱内部文物的发掘阶段,与之前大部分时间从古船表面清淤和探摸中出水的千余件文物相比 , 今后文物可能大量出水 。工作进展:将从右侧船舷向内发掘据介绍,自5月1日“南澳Ⅰ号”考古发掘现场首次向媒体公布新出水文物后,随后近一周时间已陆续有文物出水 。目前,对古船表面文物的发掘基本告一段落,船体表面清淤工作进入尾声 。下一步 , 水下考古队员将从目前已现真身的“南澳Ⅰ号”右侧船舷往里发掘,“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集中进入船舱内部发掘阶段 。之前,有关方面曾预测“南澳Ⅰ号”文物将达上万件 。孙键则表示,具体数量至少要等到船体大致现出真身后才好预测 , 但现在能观测到的情况是,“南澳Ⅰ号”古船所载货量是很大的,并且从花纹和胎质鉴别,其中的景德镇出品瓷器应该比漳州瓷器少一点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根据水下考古人员前期的探摸和观测,“南澳Ⅰ号”船舱内部大批的文物码放仍然较为整齐 。在当地云澳边防派出所的护卫下,杜绝了不法分子对文物的觊觎行为,文物遗迹未见翻动痕迹 。考古队员告诉采访人员,随着发掘的进一步进行,特别是船体现身后,甚至古船沉没的原因也可能真相大白 。“舱内文物被发掘出来 , 会不会导致古船船体内部空虚而受压坍塌?”孙键在回答采访人员问题时表示,为保护古船本身这一文物,水下考古队员在发掘船内文物时,会注意保持船体两边的压力,使之保持平衡 。孙键还告诉采访人员,按照计划,今年“南澳Ⅰ号”考古发掘要做的事情,是在90天内将船体内文物清空,然后再进行船体打捞的准备 。据介绍,如果天遂人愿,“南澳Ⅰ号”船舱内文物有条件被大量的迅速发掘出水 。困难:下水发掘因天气常中断今年多次遭到南下冷空气的袭击,“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 。经过与恶劣天气的抗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队员经过潜水作业基本熟悉了本次工作区域海况环境、潮汐规律、沉船表面状况 。孙键也表示,为了赶在季风季节到来之前将沉船文物清理完毕,水下考古队员争分夺秒,甚至减短了上岸后进入减压舱缓解身体上岸的时间 。优势:传统水下考古最好条件不过,“南澳Ⅰ号”水下考古仍然有不少优势 。“福建东海的‘碗礁一号’沉船的位置、深度(对水下考古条件来说)比较好,但是船体比较?。?西沙海域的)‘华光礁一号’沉船船小、被盗掘破坏严重;阳江海域的‘南海Ⅰ号’水下能见度差 。”这位水下考古人员对比说,相对而言 , 在汕头南澳海域的这艘沉船“船体够大、船货多、水下能见度较好,几乎综合了上面几个沉船的优点,可以说有水下传统考古的最好条件” 。观点:古船本身或最具考古价值据介绍 , 目前的“南澳Ⅰ号”古船船体本身的研究仅限于其朝向方位和尺寸大小 。孙键表示,从探摸的情况看,“南澳Ⅰ号”沉没时是较为平稳的沉在海底的 , 船型大且完整度较好 。“南澳Ⅰ号”船体今后如果出水,将填补明朝晚期海外贸易商船研究的空白 。有专家还认为,明代郑和下西洋所乘船只究竟有多大、构造如何,迄今为止学术界仍争论不断 。“南澳Ⅰ号”古船船体出水后,有助于通过研究明代晚期海船的发展脉络,找到打开明代早期的郑和船队所乘船只秘密的钥匙 。
- 曹操墓并排1号墓墓主身份成谜
- 埃及发掘出古代银行谷物为流通货币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新发掘出一批恐龙化石
- 世界数亿黄金宝藏沉睡海底等待发掘
- 南澳1号发掘进入古船内部 文物可能大量出水
- 荆州熊家冢楚墓将发掘迄今最长的战国车马坑
- 良渚古城发掘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 曹操高陵发掘大曝光:曹操脸被砍遗体遭拖行
- 山西地宫中唐代石函开启
- 兵马俑第三次发掘清理结束确认曾遭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