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古沉船今日将完全打捞出水

图为本报采访人员航拍的古船打捞现场 。示意图昨日上午,在万众瞩目下 , 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古沉船“南海Ⅰ号”进行了“调试工作” 。它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古沉船整体打捞行动 , 开创了世界先例,是中国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技术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据了解,“南海Ⅰ号”今天正式出水后将举行出水仪式,固定在一艘拖运过7000吨水泥石头的拖船上运送到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临时码头,预计拖运过程需要8~9个小时 。昨日本报兵分三路,海、陆、空全方位直击“南海Ⅰ号”出水盛世壮举,本报大洋网还全程对古船出水盛况同步进行网络直播 。今日本报将推出古船现身、独家权威解读、解密古船文物、畅游水晶宫等“南海Ⅰ号”特别报道,并邀请国内、国际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团对读者关注话题及未解之谜进行解读 。文/采访人员王鹏、徐靖、王广永、黄文生、翁晓鹏 图/龙成通、庄小龙、王子恒、邱伟荣 (除署名外) 海上丝路博物馆建得起养得起一直以来,阳江方面公布“南海Ⅰ号”出水时间为本月22日,但昨日上午现场突然传来起吊成功的消息 。昨天下午5时,阳江市召开“南海Ⅰ号”上水新闻发布会,各路采访人员纷纷追问“南海Ⅰ号”是否昨天已正式出水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养护经费以及“南海Ⅰ号”出水保护等各方面也提出疑问 。问:“南海Ⅰ号”为何今日上水?答:打捞“南海Ⅰ号”主要受天气影响 。有关方面原来公布“南海Ⅰ号”出水的时间为12月24日,根据天气预报,24日至26日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 将影响“南海Ⅰ号”的打捞工作 , 因此改在23日?者更早时间进行打捞 。21日起吊是由于天气良好 , 为确保22日起吊万无一失,做前期试吊工作,是整体打捞其中的必要部分,是对“华天龙”吊环、钢索进行定位 , 为成功起吊作准备 。22日,“华天龙”将“南海Ⅰ号”吊出水面,平稳安全地放到半潜驳船上 。问:景德镇窑和浙江龙泉窑大多是“贡品”,在“南海Ⅰ号”上发现了大量的景德镇窑与龙泉窑瓷器 , 那么能否推断“南海Ⅰ号”是由两地统一配货到泉州后,再走海路呢,能否证明“南海Ⅰ号”的始发港是泉州?答:在“南海Ⅰ号”前期的探摸确实发现了很多的瓷器,文物数量以及还有哪些文物都是一个谜团,虽然在船上发现了包括福建两个窑在内的瓷器 , 但并不说明船在福建入海 。问:“水晶宫”的旁边有很多的架子还没有拆除,而且外面没有进行装修,那么“水晶宫”达到了“南海Ⅰ号”入宫的条件了吗?什么时候又能向游客开放呢?答:“水晶宫”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展厅,旁边虽然有很多架子 , 但是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水晶宫”已完全达到了“南海Ⅰ号”入宫的要求 。至于什么时候对游客开放,将报有关部门审批才行 。问:按照事前公布的预算,整体打捞“南海Ⅰ号”的预算约为1.5亿元 , 但据说现在的花费已达到了2.7亿元,到底预算是多少呢?答:“南海Ⅰ号”打捞是世界首创的水下考古项目,是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的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阳江市政府都是先把事情干好,再谈钱的事情 。问:目前“南海Ⅰ号”已上水 , 不久将移至“水晶宫”中,而对“南海Ⅰ号”保护的水环境实验暂时还没有完成,那么在保护“南海Ⅰ号”方面有哪些技术难度?对“南海Ⅰ号”本身及文物有哪些影响?答: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难度:第一是对800多年保存基本完好的文物和遗址进行保护,世界上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可借鉴;第二是对船上铁器、凝结物的保护也是个难题,尤其是从海洋环境移至陆地 , 保护更是个难题;第三,对出水瓷器的保护也是个难题 。“南海Ⅰ号”入宫后,会立即封堵南门 。原来制定的方案是使用原始的海水进行补给 。沉船打捞出来后,表面还是泥巴保护着,虽然水环境实验还没有完成,但是在保护措施上没问题 。问:据说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来的养护费将是一个很大数字,甚至有人提出“建得起 , 养不起”,阳江怎么解决养护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经费问题?答:该馆将有阳江市政府负责管理,经费阳江市政府肯定能解决,但也需要省政府的支持,经费应该不是大问题,并且争取明年开馆 。起吊过程中何时最危险??上下沉井切割分离时和出水后沉箱如何打开??如果“南海Ⅰ号”一层层发掘的话,沉箱也可以一层层地切割打捞对文物有无损害??整个打捞都是与文物无接触施工 , 因为从沉箱下压到穿底梁,都为古船留了1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对文物无损害出水后能否看到古船的轮廓??很难今天何时出水??预计沉箱全部出水的时间是12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