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朴
中国的园林艺术,以其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精湛而高超的技艺,山明水秀的风景,鸟语花香的境界,诗情画意的精髓,让“鸢飞戾天者‘游园’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景’忘返” 。
古典园林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于商、周时代 。 史料记载商汤王“居于苑囿,不辍视事”;周成王姬诵“驻桐馆瑶台而理天下”;秦庄公“每出猎必驻馆宴赐”(见顾颉刚《古史辩》卷144),足见古代帝王于苑囿中憩养享乐,同时理政视事 。
本文图片
洛阳西苑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历史足迹,从其营建立意、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看,先后经历四个发展时期:首先是商周至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园林营造,以辟划、利用自然山水为特点,建筑物较少,更缺乏人文景观的构设,其中放养食草野牲、禽鸟,供观赏和射猎 。 因此,园林属性以囿的成分居多,表现为自然主义的造园手法 。
史载,殷商时代著名的御园“沙丘囿”,或称“沙丘苑”,便是自然主义造园的典型代表 。 位于邢州平乡东北20里(今河北省广宗县境) 。 据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沙丘囿南界朝歌,北至邯郸,皆为离宫别馆 。 到商纣王时期,园内“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春秋战国时代,沙丘囿仍被赵国袭用,甚至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驾崩于沙丘平台” 。
另外,周成王时的“镐池”、周文王时的“灵囿”,都是凭借自然山地、水流,营造馆舍于其间,创造出可供娱情愉目的自然主义生活空间 。
其次是秦、汉至三国时代(公元前221一公元265年),是写实主义造园时期 。 这一时期的造园立意,着意于模仿自然 。 造园者已从简单地利用自然,发展为利用并改造自然 。 不过仍带有前一时代的痕迹,造园以自然为蓝本,追求广大 。 诸如上林苑、梁园、影娥池、昆明池、太液池、昭祥苑、御宿苑、濯龙园、毕圭灵昆苑,三国时代的铜雀台、芳林苑,都是以自然之野,营造广大为特点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大建宫室,从而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种带有宫室的园林形式——苑,又称宫苑 。 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造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供游乐之用 。 还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三秦记》),开创了人工堆山的纪录 。 到西汉时,汉武帝刘彻大建苑圃,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 建成后的上林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且有许多游乐内容 。 上林苑地跨长安(今西安)、咸宁、盩至(今周至)、鄠县(今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几乎囊括了京城长安以南、西南面的广大地域 。
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 。 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 。 ”可见仍保持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的园池 。 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36苑、12宫、35观 。 如建章宫、宣曲宫、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观象观、白鹿观、葡萄宫、扶荔宫、承光宫、储元宫等 。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 。 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20公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 。
【园林|千古风韵中式园林】古时一些和帝王相关的苑囿、花园,其文化意味和背景对赏景观园的帮助就更大了 。 如临潼骊山,除了久享盛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以及千载长流的骊山温泉和留存至今历代重修的殿廷楼阁、池沼林木之外,还沉积着无数的沧桑传闻 。 游人在这里看到烽火台的遗址,就会追想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
- 王勃|唐朝最值钱的一首诗,封疆大吏为求一字愿花千金,不愧是千古绝唱
- |千古第一妙诗:男人正着读思妻念子,女人倒着念思忆丈夫
- 风韵|千古风韵中式园林
- |千古绝对,上联“孙权嫁妹有备而来”,穷书生出下联,堪称经典
- |宋朝才子的一首咏梅词,全词没有一个“梅”字,却成千古名作
- |我国“凡尔赛宫”,辉煌却只短暂在世间停留过,园林之最非它莫属
- 连体裤|苏麟:公认最“懒”诗人,为求职写诗,只有2句却成为千古佳作
- 王朝云|苏轼初见12岁的王朝云,心动之后写下千古名篇,读罢让人称赞不已
- 老友|野草诗社第八院‖沉痛悼念杨巨才先生千古
- 黄姬水|妙品|晋人风韵:大家风范,信手之间爽利之气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