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乐文明历久弥新
斗转星移 , 沧海桑田 。 昔日美妙的乐声和当年祭祀的宏大场面 , 已伴随着那个时代永远封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 数千年后的今天 , 城市、社会的变化之大不言而喻 , 3600年商都的郑州 , 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商业中心 , “礼”的现代传承在哪里?
近日 , “出彩河南人”2021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揭晓 , 10组温暖人心的河南好人与3个模范集体获此殊荣 。 在暴雨中勇救51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新密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旭恒;在抗洪抢险过程中英勇冲锋、连续战斗200小时的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陇海西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张奇光荣上榜 。
他们 , 以舍生忘死的大爱之心 , 将仁义之礼践行得淋漓尽致 , 是传统礼乐文明现代传承的生动诠释 。
而像杨旭恒、张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 他们共同绘就出一个个文明新坐标 。
从“送水哥”的默默奉献 , 到“气球奶奶”的自强不息;从“西瓜哥”的忠心守护 , 到“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爱如潮涌;从李灵的艰难坚守 , 到胡佩兰的素手仁心;从陇海大院的爱心传递 , 到豫剧名家王宽的“卖唱救孤”;从暴雨中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 , 到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大白”和志愿者……近年来 , 郑州好人比比皆是 , 好事蔚然成风 , 与优秀礼仪文化的滋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
《礼记》云: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 礼义也 。 执礼 , 既是尊己的个人修养 , 也是“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的社会和谐 。
“礼”无形 , 却有实 。 几千年的礼乐文明 , 早已内化成每个人自觉遵守的准则 。 在郑州的大街小巷 , 城市的角角落落 , 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 , “礼”都有着细微却生动的诠释——
它可以是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的勇于担当 , 暴雨危难之际的有力援手;
可以是表达谢意的深深鞠躬 , 自觉排队、礼让行人的文明有序;
还可以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自觉践行 , 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温暖相助……
礼 , 让这个城市更有温暖 , 更有爱 , 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和谐、更包容 。
“小孩子从小都被教导要懂礼貌;郑州街头文化墙上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或漫画……这一点一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 已深深‘化’进了郑州儿女的血脉里 。 ”市民邢园园说 。
2020年 , 郑州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 实现“四连冠” 。 目前 , 我市也正在致力于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 这座有着“大爱之城”美誉的城市 , 一直把仁义、互助、善心、善举视为财富 , 也一直在致力于用道德力量引导文明风尚 。 近年来 , 郑州不断涌现出了刘青峰、乔宗旺、王宽等一批“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 。
生活在这里的我们 , 每一个人都是构成这座文明城市独特的“文明元素”和“文明细胞” 。 不管我们的脚步如何匆匆 , 传承千年的礼乐文明始终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 帮我们不断塑造、提升自我;不管岁月如何风云变幻 , 这座深受礼乐文明滋养的城市 , 也必将愈发温暖、有爱、包容、和谐 。
【新砦遗址|“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系列报道之五:礼乐之邦是怎样开启的?】(郑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秦华/文 李焱/图)
- |以“河流”凝视困境,第23届悉尼双年展一瞥
- 艺术|?年轻观众为戏曲直播打赏,补上“欠传统艺术的一张票”
- |他们把春天送上了南航餐桌
-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子提倡愚民,还是一种误读?
- 藏书|书非借不能读也?关于“借书”的历史
- |新华网携手中国移动推出“五省八县”元宇宙乡村振兴展
- |陕西考古博物馆门前的“考古桥”与百年考古史
- |缅怀!潘际銮的一生,与中国紧紧“焊接”在一起
- 谷雨|春祈谷雨:古人为何执着于求雨?
- |“新兴职业”备受毕业生青睐,收入超过铁饭碗,但父母却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