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圣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又圣在哪里

谢邀 。
《说文解字》:“圣,通也” 。
《风俗通》:“圣者,声也 。闻声知情,谓之圣也” 。
杜甫何以被后世尊为诗圣呢?因为他通达事理,因为他闻声知情 。
杜甫的后半生亲身经历了唐玄宗晚年的“安史之乱”,从此颠沛流离,并最终客死他乡 。
杜甫年轻的时候 , 家庭条件比较好,加之勤奋好学,可以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大才子了 。他交游也比较广 , 与大诗人李白、高适等都有交集 。三十岁后可能家庭开始败落,已经娶妻生子的杜甫不得不到长安去希望谋个一官半职的,也好重振家业 。杜甫虽然才高八斗,但当时的名气并不高,而且运气也差,到长安呆了十四年,只谋得个小小的兵曹参军之职,负责看管兵器,可能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部队后勤科长之类 。可怜志在“致君尧舜”的杜甫,万般无奈之下才被迫接受了此职;他拿到些工资后回到家里去看望亲人,他的小儿子却刚刚饿死了 。
杜甫在长安的十余年间,科举考试不第,只得走些旁门:一是向皇帝献赋 , 就是写些吹牛拍马、歌功颂德的文章;一是托关系、走后门 , 攀缘一些权贵人物 。总之,用尽全部的心力 , 但就是当不了大官 。虽然当不了大官,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民间生活的艰难,却使他认识到了社会危机的来临 , 这是杜甫“闻声知情”之一;
“安史之乱”后,换了个肃宗皇帝,杜甫去投奔肃宗,途中偏偏被叛军逮个正着,关了两年(据说还和大诗人王维关在一起),你说背不背时 。还好因为官小职卑,叛军也没杀他,给放了 。杜甫继续投奔肃宗,肃宗赏了个“左拾遗”的官职,大概是个秘书之类的文职,应该有处级了,而且好歹也“专业对口”了吧 。不料有个官员犯事,这个杜甫爱管闲事,替他向皇帝求情,惹得肃宗大怒,把杜甫又贬为了科级干部 , 并且从此再也没有重用杜甫的意思了 。
后来 , 杜甫为躲避战乱,不得不举家从陕西搬迁到四川去生活 。还好,有个叫严武的官员跟杜甫关系比较好,这时正在四川当“省长”之类的大官,对杜甫很是照顾,给他在成都西边浣花溪畔建了个“杜甫草堂”,并推荐他担任自己的参谋 , 官名是“检校工部员外郎”,估计都副厅级了吧,而他的家人则居住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 。可惜不久,严武死了,杜甫回到了夔州 。夔州的领导对杜甫还不错,给了他大片的田地 。这段时间的杜甫算得上一个小小的土财主吧,生活比较安定,诗也写得多了 。
过了几年,杜甫总觉得他乡没有故乡好,还是想回到家乡河南去 。于是举家出川,漂落到了湖南岳阳 。由于战乱还没有停止,杜甫始终回不了家,在湖南的岳阳、长沙、衡阳之间徘徊,最终死于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之中 。
【杜甫诗圣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诗圣,又圣在哪里】杜甫在长期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中,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乱世景象,把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完全寄托在了诗歌之中,这是他“闻声知情”之二 。
我们现在奉杜甫为“诗圣”,即在于他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是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揭露了唐朝由治而乱的社会矛盾;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深深同情和悲悯;他的《三吏》、《三别》是对战乱之中人民悲惨处境的血泪控诉……
杜甫在他的诗中,注入了圣人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千百年来,读其诗者无不改容而叹者久之;谓之“诗圣”,并非溢美之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