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人脑对什么 色即是空是成语还是词语( 二 )


和这种喜欢相比 , “不喜欢”当然更接近无欲一些 。比如这个男生觉悟了,看见女人就告诉自己,我不喜欢她,主动离女生远点 。对于佛教来说,这比“喜欢”更进步,更接近无欲了 。


心理是人脑对什么 色即是空是成语还是词语

文章插图
但是 , “不喜欢”不也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吗?看见一个女生 , 做出了“离她远点”的决定,这不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吗?离开那个女生不也是一种欲望吗?
所以“不喜欢”不是一种真正的无欲 。
真正的无欲,是既不“喜欢”,又不“不喜欢” 。
这是什么状态?
这就是“不在乎”的状态 。


心理是人脑对什么 色即是空是成语还是词语

文章插图
一个男的失恋了以后 , 如果见到前女友 , 还觉得心里别扭、讨厌 , 想要躲着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男孩心里还有她,还在乎她 。你看吧,只要姑娘但凡有点热乎劲儿 , 男的还得陷进去 。假如说见到前女友 , 这男的就跟没事儿人一样,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 , 俩人凑多近乎这男的内心平静如水 。这俩人的关系才算彻底完了,男的这叫彻底不在乎,这才叫“放下” 。
“放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在乎”,“不牵挂” 。这是同时否定了“喜欢”和“不喜欢”,是更高级的无欲 。


心理是人脑对什么 色即是空是成语还是词语

文章插图
就像那个很流行的人生小感悟故事:说一老一小两个僧人出门,遇到一个姑娘不敢过河 。老僧人背姑娘过了河 。过河后两个僧人一路无话,过了很久小僧人突然问师父:“您不是说不能近女色吗?怎么还背她过河呢?”老僧人就说:“我身上的姑娘很早之前就放下了,你心中的姑娘还一直没放下 。”
老僧人这是在教育小僧人说,你刻意“不喜欢”女人 , 也是一种欲望 , 还是修行不够 。因为你看见女人还害怕,还像瘟神一样躲避,这正说明了你对女人还有冲动 。如果你能像我这样,跟不跟女人接近根本不在乎,根本没往心里去,那你的修行就更精深了 。


心理是人脑对什么 色即是空是成语还是词语

文章插图
老僧人这番话说的不错,但其实还没到最高的境界 。
我们刚才说过,“空”是需要不断否定的,“空”这个字本身也应该被否定 。对于“放下”也是一样 。所谓“放下”,其实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 。比如有的人念念不忘“放下”两个字,一旦自己没放下,就痛苦,就难受,那这还是一种主观的欲望,一种想要“放下”的欲望 。如果对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 , 那就又精深一层了 。
这有点类似于辩证法“正题、反题、合题”的思路 。放在这里说 , 是跟您扯点闲篇儿 , 您看了就忘也没事 。我们后面讲禅宗的时候还会慢慢讲 。
前面,我们已经讲完了中观学的理论大意,最后再多学一个名词 。
大乘佛教第一阶段的佛学,又称为“般若学” 。
般若是一个我们经常见到的词,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在佛教里特指“超越一切的智慧”,只有佛才能拥有的智慧 。
佛教里 , “般若”一词是“般若波罗蜜”的简称—就是电影《大话西游》里 , 至尊宝高叫着用来发动月光宝盒的那个咒语 。“般若波罗蜜”直译是“智慧到彼岸”,意思是,通过般若智慧,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就可以完成修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