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时间奥秘:时间的脚步如何计算?

一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腊的西罗马主教奥古斯丁说:“什么是时间?如果有人问我,我知道;如果要求我解释,我就不知道 。”
时间,一种看似十分简单的事物,人人都能理解 。然而,它又是那么的复杂和神秘,甚至直到今天也很难说被人认清了本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仍为它头疼不已 。
而仅仅是计时问题,人类也走过了几千年并不平坦的道路 。

探索时间奥秘:时间的脚步如何计算?

文章插图
古观象台里的圭表
探索时间奥秘:时间的脚步如何计算?

文章插图
“日”是最自然的原始时间单位
《尚书·尧典》有记载,羲和专管“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是个负责观象授时的官员 。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 。直到今天,我们仍把确定、保持并提供时间的工作称为授时 。
人类最早认识的时间单位不是年 , 也不是月,而是日 。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给人以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时间最自然的原始单位 。
在现代社会中,时、分、秒是调节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工具 , 它们都是从自然的时间单位——“日”,经过人为划分得到的 。
古埃及人最初把白天划分为十小时,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黎明黄昏各计一小时,夜间计为十二小时,总共得到二十四小时 。夜间的每个小时各用一个星辰的出没来表示,白天的十小时则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划分 。
由这种方法建立的二十四小时系统,与我们现代应用的二十四小时制有很大不同 。前者的小时是不等长的,它随节令而变化,而且除春分和秋分外 , 白天的一小时和夜晚的一小时也不相等 , 夏季白天的一小时要比冬季白天的一小时长得多,夜间和晨昏每小时长度的变化则更为复杂 。而古埃及人对此却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解释,他们说,太阳神在冬季里骑着马在天空行走,而夏季里骑的是猪 。马比猪跑得快,所以夏季里白天的时间长,冬季里白天的时间短 。
我国古代很早就把一天分为十时 。后来,在我国又有百刻制和十二时辰之分 。所谓百刻制 , 就是把一天划分为一百个等分 。而十二时辰则是把一天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小段,每小段又划分为初、正两部分,如子初、子正等 。
一天包含十二个时辰 , 又是一百刻 , 两者之间就有一个除不尽的关系 。为了把时辰与刻协调起来,历史上曾有多次改动,直到清朝初年改为九十六刻制,这样一个时辰就有八刻 。
“立杆测影”划分一日
早在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之前,人们就已经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来表示时间了 。但是,由于太阳是一个光芒耀眼的天体,直接观察它是不很方便的 。
利用太阳照射地面物体留下的影子来测量白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年代 。最初,人们用的是地面的自然物体,例如树木、房屋、土堆等的影子 。直到现在,农村里有些老太太,还常常根据门口射进来的阳光的角度,决定生火做饭的时间 。
把一根有固定长度的杆子,立在开阔平坦的地方,用它的影子来测量时间,这就叫“立杆测影” 。
大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古埃及人在卡纳克建造了一座二十九米高塔 。高塔在太阳神殿前的影子,可以给到这里来参拜的人们指示出正午的时间 。
到公元前八世纪,古埃及人改进了立杆测影的方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日影钟” 。这种日影钟,是把一根横杆安在一根纵杆上 。纵杆上刻有指示小时的刻度;横杆影子投在纵杆的不同刻度上,可以指示出一天中不同的时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