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唯一的智能基础吗?

【大脑是唯一的智能基础吗?】黏液菌虽然叫做“菌” , 却跟真菌、细菌没什么关系 , 而是一种胶状的变形虫,它们会破坏酵母菌和面包 。目前,生物学家把黏液菌归为原生动物门 , 这类动物保留着“我们尚未真正理解的一切”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克里斯·雷德说:“它们正在重新定义智能的性质 。”黏液菌比它们外表看起来更有智慧 。尤其是其中一种被称为“海绵宝宝”的黄色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它们也能记忆、决策、预测变化,能解决迷宫问题、模拟人造运输网络设计、挑选最好的食物 。它们能做到所有这些事,但它们却没有大脑,或者说神经系统 。这一现象不得不让科学家重新思考,智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变形“海绵宝宝”园丁们经常会在后院里发现黏液菌,这是一种像海绵似的黄色物质 , 它们附着在垃圾上或腐烂木头上 。在野生状态下 , 多头绒泡菌沿着树叶垃圾寻找食物 , 并在走过的地方留下黏液 。一旦发现细菌、真菌孢子及其他微生物 , 它们就像1958年那部著名恐怖电影《变形怪体》(The Blob)中的外星怪物那样 , 包围住猎物并把它们消化掉 。
在一般情况下 , 多头绒泡菌像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大集体,它们互相合作、寻找食物,但事实上,它们都是作为一个单细胞独自生活的 。这一个细胞中包含了数百万的核酸、DNA小液囊、酶和蛋白质,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变形专家 。多头绒泡菌会呈现不同的形状 , 这取决于它生长的位置和方式:如果在森林里,它可能长得很胖 , 变成一个巨大的黄色的球,也可能很不起眼,在树叶下面留下一片芥末似的黄斑;而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它们会沿着琼脂变成薄薄一层 , 并长出像珊瑚似的漂亮分枝 。早在30多年前,生物学家就把黏液菌带进了实验室,研究它们的运动方式,发现它们的肌肉是在分子水平上运作 。一开始 , 人们根本想不到它们会发出声音 , 而且还表现得好像很有智慧 。穿越迷宫能手2000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中垣俊之(音译)和三枝哲(音译)等人把一个多头绒泡菌切碎了撒在一个塑料迷宫中,结果发现每一小点都开始生长,去寻找其他同伴,迅速充满了整个迷宫 。他们又在迷宫入口和出口处分别放了几块琼脂,4小时后,黏液菌就从那些没有口的死路上撤回了分枝,只沿着两块食物之间的最短路径生长 。去年10月,雷德小组也发表了论文,揭示黏液菌在环境中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它们所用的方式比人们所想的更高级 。当多头绒泡菌沿着迷宫或森林的地面爬行时,会在身后留下半透明的黏液 。雷德和同事注意到,寻食黏液菌会避开它已经通过的黏液区域 。雷德推测 , 这种胞外黏液是黏液菌外部化的空间记忆,对它们起着提示作用,以便开拓新的地方 。为了验证这一点,雷德和同事把多头绒泡菌放在培养皿中,并在其前面放一个干燥的醋酸纤维做的U型障碍物,挡在它们和食物之间 。黏液菌无法黏在上面,或在上面爬行,只能沿着U型轮廓走才能到达食物 。最后,实验中的24个黏液菌有23个都到达了目标 。而在第二次实验中,雷德先用黏液菌的胞外黏液把培养皿涂了一层,然后才把黏液菌放进来,结果只有8个找到了食物 。事先涂好的黏液迷惑了它们 , 让黏液菌无法做标记来区分走过的和没走过的路 。雷德认为,多头绒泡菌在迷宫里所依靠的也是黏液 , 先用黏液标出迷宫入口 , 然后再记得哪条路是死胡同 。模拟交通网络这种在迷宫里辨认方向的本事固然令人赞叹 , 但黏液菌还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它们能有效地再现东京地铁网以及加拿大、英国和西班牙的高速路网!研究人员按照地图,在大城市的位置放了燕麦片等食物 , 黏液菌先是包围了整个可吃的地方,但几天之内它们就缩小变细,只留下与食物连在一起的黏液分枝,而这些黏液分枝相互连接的方式,几乎与人造的公路、铁路线完全一致,将东京、欧洲和加拿大的大型中心城市连在一起 。这表明这种单细胞的无脑变形虫不会随意地长出枝条,它们就象是个工程师团队,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在食物之间分布枝条,就像工程师设计铁路那样,让人们能尽可能最快地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 。黏液菌能考虑地形的因素——这也正是铺设建筑材料所要考虑的——找到两块食物之间的最经济路线,以节省精力 。英格兰布里斯托尔西部大学的安德鲁·爱德玛斯基等人也提出,黏液菌可以帮人们设计未来的铁路建筑!其实,不管是有生命的原生动物还是计算机程序 , 都是借鉴其决策过程 。适应环境变化另一项实验表明 , 黏液菌还能用一种基本的内部时钟来分辨时间和空间 , 预测未来生存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 并做好准备 。在三枝哲的实验中,他们把琼脂盘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黏液菌喜欢潮湿环境),并在琼脂上刻下一些沟槽,然后把多头绒泡菌放在沟槽里 , 它们便会沿着沟槽爬行 。但每隔30分钟,研究人员会突然降低温度和湿度,让它们处在干冷环境中 。黏液菌不喜欢这种环境,它们会本能地减慢爬行以节约能量 。几次训练之后,即使不再改变环境,黏液菌的爬行速度还是每隔30分钟就慢下来一次,要过好久这种自发的减速才停止 。把时间间隔改为60分钟和90分钟,效果同样 。虽然平均下来,只有半数的黏液菌在环境不变时显出了自发减速,但在这一游戏里,它们无法再依靠黏液 。三枝哲推测说,它们只能依赖某种内部的机制,这也许和它细胞质的类似于脉搏的跳动有关 。黏液菌的膜会有节奏地收缩舒张,使细胞质在膜内不断流动 。当它们的膜遇到食物时,脉动会变得更快而且会膨胀,使更多细胞质流向那个区域;当被某种障碍挡住时,比如亮光,脉动就会变慢 , 而细胞质会移向其他地方 。出于某种原因,黏液菌会一直保持这种有节律的脉动,形成一种简单的“钟表”,让它能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 。健康美食家多头绒泡菌不仅是了不起的领航员、优秀的预测员,而且还很会挑选最有利健康的美食 。对黏液菌生长最有利的食物,由2/3蛋白质和1/3碳水化合物构成 。法国保尔·萨巴蒂大学的奥德丽·达苏特把黏液菌放在11种不同食物的中心,每种食物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都不同 。当用这11道菜把它们围起来时,它们只是固执地盯着营养配比最佳的那块食物 。和大部分生物相比,黏液菌进化得很早,它们6亿年或者10亿年前就出现在了地球上 。那时候 , 还没有进化出大脑或简单神经系统的生物 。黏液菌绝非盲目地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它们小心翼翼地探索着生存环境,在各种资源之间寻找着最佳路线 。它们并不是对各种环境都不加选择地接收,而是倾向于那些最有利于生存的环境条件 。它们记忆、预测并加以决策,它们能用最少的工具完成这么多任务,对于建立在复杂的大脑基础上的智能而言,黏液菌提供了一种成功的、令人羡慕的替代方案,它们打破了固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