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小说主人公乌尔里希被穆齐尔定义为“没有个性的人” , 理解这部作品的关键点之一 , 即是如何理解穆齐尔所说的“没有个性”以及“个性” 。 你如何理解作者赋予“没有个性”和“个性”这两个词的涵义?
吴勇立:“个性”这个词在德文里叫Eigenschaft , 此概念有多个思想渊源 , 而且是很高明的理论 。 在穆齐尔那里 , 对“个性”(Eigen–Schaften)处理得有些滑稽 , 它指的是大众化的、人所皆能的“共性”(Aller–Schaften) , 穆齐尔1927年在纪念诗人里尔克的大会发言中就是这么说的 。 在小说中乌尔里希还直言:“拥有一切个性的人等于什么个性都没有 。 ”讲到这个概念还有一则有趣的轶事:穆齐尔对《没有个性的人》的英文标题“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和法文翻译“L’homme sans caractères”很不满意 , 法国诗人安德烈·纪德并不懂德文 , 他感觉自己对这篇小说要表达的要旨心有灵犀 , 他怯生生地问穆齐尔 , “L’homme disponible”(无安身之处的人)这个译法如何?穆齐尔大喜过望 , 说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图片
埃贡·席勒画作
新京报:在小说第十六章中 , 穆齐尔提到“一种神秘的时代病” 。 这种时代病的“症状”大概是一种颓废 , 一种平庸状态 , 事物和观念的界限消失 , 其原因则被穆齐尔称为“寻常已极的愚蠢” 。 你如何理解穆齐尔所称的这种“时代病”及其原因?
吴勇立:穆齐尔对病症描写得很准确 , 但是他并不知道病原在哪里 。 “事物和观念的界限消失”这个话概括得太精准了 。 西方文化是一种形式文化 , 靠着形式的规定性、概念思维支撑起他们的哲学和思想方式 。 穆齐尔企图用理性科学思维去精准地把握这个世界 , 用新兴的心理学更精微地探索人的灵魂 。 但这种操作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手段 , 注定要让他失望的 。
新京报:关于创作 , 穆齐尔在随笔中有自己的阐述 , 笼统地说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结合 , 即“诗人在伟大情感上创造的是情感和理智的相互交织” 。 如何评价穆齐尔所追求的这种写作方式?
吴勇立:“随笔”这个用词不太恰当 , 比较准确的译法是“论说文” 。 “诗人在伟大情感上创造的是情感和理智的相互交织”这个愿景是很美好的 , 但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 , 分裂普遍存在 , 诸神远遁 , 总体性缺场的总前提下 , 穆齐尔的这个良好愿望只能是空想 。 能够接触到穆齐尔的读者朋友肯定都知道卡夫卡 , 这两位代表了奥地利现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 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基本是一致的:怎么样去安顿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灵魂?到哪里寻找新的精神靠山?或者说 , 这种靠山是不是还存在?
穆齐尔有很强大的自然科学素养 , 以及程度相当高的科班哲学背景 , 所以他的出发点 , 就是希望通过严密的科学理性精神 , 为自己的安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归宿 , 这个归宿必须可靠 , 论证必须严密 , 表述得必须精准 , 他特别强调这种实锤性的科学性、严密性 , 在德文上叫做Genauigkeit 。 当然他越是强调精密性、严谨性 , 就恰恰说明 , 人类的未来前途、人类可以选择的靠山一点也不确定 。 所以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假说 , 去推论 , 去想象 。
新京报:大致来说 , 在德语文学的历史脉络中 , 《没有个性的人》有着怎样的独特性?有研究者视小说主人公乌尔里希为浮士德的“香火继承人” , 你怎么看待两人之间的关系?
吴勇立:从思想史上说 , 穆齐尔可能还只是一位过渡人物 , 他对这个时代之殇有切身之痛 , 但由于各种原因他的思想高度还没有触及那个时候大师们的天花板 。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创造的“没有个性的人”乌尔里希成为一个烛照后世的文学形象 。
- 草书|草书结构的10个体现
- 时间|阅读报告:通勤路上的“沉浸式阅读”受欢迎
- 眼泪|捧住地球的眼泪
- 退休|自由职业者,要怎样做,才能够享受到公务员的退休待遇?
- |打工人用梗图形容5年的“成长”,面对领导批评,这不就是我本人
- 中国足协|为泰山广州叫好:这才是职业俱乐部,靠陈戌源夺冠的球队不脸红
- 翡翠|毛货翡翠抛光攻略,对经常买毛货的你,知道吗?
-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改革,职业教育春天要来了,中职真的就不如高中么?
- 大学|上大学花二十万,如今只是月薪2千多的前台,毕业生的吐槽引热议
- 职场故事|56㎡新中式办公室案例,沉浸式的视觉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