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诗人的傲骨( 二 )


诗人的傲骨是什么?中国古代有不少维护人格保持气节的故事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 , 是名人之后 , 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大司马 。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 , 可是 ,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 , 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 加之他性格耿直 , 清明廉正 , 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 , 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 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 为了生存 , 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 , 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 , 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 后来 , 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 , 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 , 是义熙元年(405年) 。 那一年 , 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 , 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 有一次 , 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 , 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 , 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 ”说完 , 就辞掉官职 , 回家去了 。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 , 不过八十多天 。 他这次弃职而去 , 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 。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 , 至少衣食不愁 , 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 。
|青未了|诗人的傲骨
本文图片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 , 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 获得了人格的尊严 , 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 , 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 , 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朱老身上 , 起初我很不以为意 。 仔细想来 , 这里面有很深奥的道理 。 朱老应该关注家乡 , 家乡关注朱老这是理所当然的;能写出诗歌的家乡领导肯定有一定的水平 , 有求于朱老也是应当;作为其他人找门路巴结领导还怕找不到 , 更何况是领导主动上门?朱老的态度很坚决 , 那就是文学的尺度 , 那就是作为一个编辑的责任 。 文学是过硬的作品 , 特别是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刊物《山东文学》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 。 在晚间吃饭的时候 , 碰巧我有幸和朱老一起用餐 。 同桌的还有青作协的副主席车风银老师等人 。 车风银老师和朱老接触的较多 , 他很详细的向同桌就餐的文友介绍了朱老的成就以及人格魅力 。 近距离看朱老 , 给人的印象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瘦小的老头 。 如果在别处相遇 , 谁能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著名编辑呢?朱老和蔼可亲 , 大家边吃边聊 , 很是愉快 , 朱老的人格魅力和平易近人的作风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
从内心出发 , 就是当客观存在出现在主观意识当中 , 形成理性或感性的思维 , 这种思维一旦跟我们内心的事物或知觉碰撞并产生反应 , 就会催化出某种情感 。 诗歌就是将这种情感由内向外呈现出来的一个载体 。 即使叙事诗、哲理诗 , 也不能丢掉“情感”二字 。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等 。 无论何种情愫 , 至少要让读者触摸到 。 朱老的诗歌就是这样 , 能迅速给人启迪 , 引人入胜 。 朱老认为一首诗的产生 , 离不开灵感 , 灵感是远隔知觉 , 是一个人内心或灵魂忽然顿现的某种独有的认知 , 敏感的人将其捕捉 , 迟钝的人放任自流 。 灵感 , 或是神祇的暗示 , 诗人必须具有敏感的神经 , 才能获取 。 所以 , 灵感具有个人性 , 是与众不同的 。 真正写诗的人 , 其任务不是发明词语、制造语言 , 你完全可以借用祖宗造好的词句 , 把你独特的灵感呈现出来 , 就达到效果了 。 至于你以何种方法呈现 , 完全取决于你的文化积淀和悟性 。 但是 , 这并不是主要因素 。 比如他的诗《人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