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丽
国内首部以中国古籍活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近日在西瓜视频收官 。 这个由《但是还有书籍》原班人马打造的中视频纪录片每集不过15分钟左右 , 却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欢迎:“好有趣!”“时间不长 , 适合下饭 。 ”“看完想照着做一道蟹酿橙!”
本文图片
片中的宋代美食复刻
古籍活化 ,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 纪录片总导演叶深近日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人员独家专访时坦承 , 这个题材比《但是还有书籍》更难 , “但非常值得一做” 。 他说 , 他们尽量在专业性和大众化之间平衡 , 为观众“开一扇窗” , “他们看完之后 , 或许会更深入地探索这个中华文明的宝藏库” 。
本文图片
《羊城晚报》4月22日报道
复刻:看宋朝人吃“蟹酿橙” , 观众馋哭了
《穿越时空的古籍》说的是当代的研究者和艺术家如何让古籍“活起来”的故事 。 但换个角度来看 , 也让观众通过古籍得以一窥中国古人的生活 。
第一集《古籍里的盛宴》便让不少观众“馋哭了” 。 这一集的主人公是作家卢冉 , 他和团队历时5年复刻出了300多道宋朝佳肴 。 在纪录片里 , 他示范了“蟹酿橙”等宋代美食的做法 , 并在这个过程中科普了不少宋人吃蟹的事儿 。 譬如:宋代是中国第一个食蟹的高潮 , 每到秋天 , 没有一只蟹能爬出宋人的厨房;苏东坡喜欢吃糟蟹 , 而宋高宗最爱吃的是洗手蟹;宋代螃蟹的最佳伴侣是橙子 , 因此有诗句云“橙催蟹又肥” 。
本文图片
卢冉和朋友们复刻宋代美食
随着《古籍里的盛宴》的传播 , 北京观复博物馆近日还举办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宋宴” , 《穿越时空的古籍》的主创与北京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知名媒体人洪晃、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等共同品尝被复刻出来的宋朝佳肴 。 “宴会”在抖音上全程直播 , 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 。
本文图片
“穿越时空的宋宴”直播
除了学到古籍《山家清供》中记载的冷菜“山海兜”等宋代美食的做法 , 人们还了解了不少在《古籍里的盛宴》中“装不下”的“冷知识” , 譬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 原来在宋朝已经形成;唐朝人大多一日两餐 , 而现代人的一日三餐制是从宋朝开始;宋朝已经有了“水果沙拉”和“冷饮” , 以及用萝卜和甘蔗制成的醒酒汤“沆瀣浆”;宋朝甚至还有“外卖”——在没有电话和APP的时代 , 食客会呼唤仆人去餐馆点餐 , 饭馆用食盒装好饭菜后再派伙计送餐上门 。
《穿越时空的古籍》还对中国古代人的更多生活图景进行了还原 。 除了“食” , 还有“衣” 。 譬如在第七集《古代衣冠复原记》中 , 服饰史学者陈诗宇通过古籍考证古代服饰并进行还原 。 包括《清平乐》在内的不少古装剧和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出现的衣饰 , 便有不少出自他手 。 这一集让不少观众惊叹:“中国古代服饰真的太美、太讲究了!”
本文图片
第七集《古代衣冠复原记》海报
- 瑞安市图书馆|瑞安市图书馆的“阅读达人”一年竟然借了这么多本……
- 和田白玉|清-和田白玉“忠义千秋”佩牌
- |吕梁公安:“世界读书日”线下读书分享会
- |喂,你怎么不理我了?
- 考古学|文化新观察|接下来这几年,又将探寻哪些“国家宝藏”?
- 广州市总工会|广州越秀区第100家图书馆“广府学宫阅读馆”开馆
- |艺术家孔宁地球日“保护地球的芭蕉伞”作品在明城墙展出
-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人间四月天,轻风托纸鸢
- |新华全媒+丨他们在“无光的世界”里“凿”出一束光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首次发现“上方作竟”龙虎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