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敦煌残卷
这些故事在打动无数观众之前 , 首先打动了纪录片的创作团队 。 《家谱里的人生》分集导演张婷透露 , 拍摄励双杰的故事 , 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真正亲眼见到家谱:“这也是做纪录片的快乐之一:每接触一个题材 , 就好像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每认识一个人 , 都能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 ”《穿越时空的古籍》总导演叶深则透露:“其实每一集的调研、拍摄和制作 , 对我们创作者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 比如《拼接撕裂的文明》那一集说的是敦煌学 , 过去我们大概知道有这么一门学科 , 但我们不清楚 , 原来一直有人在做缀合的工作 , 让散落全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团聚’ 。 这么基础性的工作 , 他们一做就是几十年 。 ”
《穿越时空的古籍》总共9集 , 播出完毕后不少观众表示“看不够” 。 叶深坦承 , 这部纪录片只展现了中国古籍浩瀚宝藏库的一角 , “未来如果有机会 , 还想继续为大家展现古籍的故事” 。
【对话】
古籍虽“老” , 其实与现代人关系密切
羊城晚报:其实你们团队过去做过不少与书相关的纪录片 , 这次做古籍题材应该觉得不陌生?
叶深:没错 , 从最早的《书迷》 , 到后来的《但是还有书籍》 , 我们过去一直在做关于书的故事 。 事实上 , 我们最早在2017年为《书迷》做调研的时候 , 已经想加入关于古籍的内容 。 但当时我们拜访著名藏书家韦力 , 他建议说:古籍可讲的内容太多了 , 如果有条件 , 还是应该单独来做一个纪录片 。 我们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 当时就没碰古籍 , 但一直心心念念 。 直至遇到这次的项目 , 我们觉得太巧了 , 这不正是我们最想做的吗?
本文图片
《穿越时空的古籍》主海报
羊城晚报:古籍这个题材算是冷门 , 你们怎么看待其专业性和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叶深:我们不想再让普通人觉得古籍是那种高深莫测 , 甚至应该被束之高阁的东西 。 我们希望普通人也能够感受到古籍的魅力 。 这个系列我们最终取名为《穿越时空的古籍》 , 就是想告诉大家 , 古籍看起来很古老 , 但它跟普通人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 。
羊城晚报:具体来说 , 拍《穿越时空的古籍》跟《但是还是书籍》有什么不同?
叶深:《但是还有书籍》一集有三个人物 , 《穿越时空的古籍》是以一个主人公为主 , 此外再找一位专家或学者来为大家科普 , 增强一点“干货”的输出 。 此外 , 两个系列虽然都有动画 , 但动画的风格不太相同 。 就拿片头动画来说 , 《但是还有书籍》是那种清新治愈系的 , 但《穿越时空的古籍》的片头我们就做得很活泼酷炫 , 是个“一镜到底”的设计 。 但对我们来说 , 外在形式再不同 , 两者有一点是很相似的 , 那就是我们虽然看似在做书籍类纪录片 , 但其实做的还是人物类纪录片 , 都是在关注人的故事 。
本文图片
张渔和她的画
创作团队“95后” , 拍古籍之前要先“摸”
羊城晚报:《穿越时空的古籍》每集的长度只有15分钟左右 , 而且总共只有9集 , 现在很多观众表示看得意犹未尽 。
叶深:没错 , 这次采用的是中视频的长度 ,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探索 , 希望能让更多的观众轻松进入 。 但确实有点可惜 , 后来发现有太多的素材放不进去 。 不过 , 对于古籍活化纪录片来说 , 《穿越时空的古籍》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 。 说实话 , 开始做之前大家心里多少都是有些疑虑的 。 我们团队过去接触过不少书籍的题材 , 知道古籍这一块其实很冷僻 , 而且有一定的门槛 , 甚至你缺乏一点古文功底都很难进入 。 所以做成纪录片 , 观众到底能不能接受 , 我们还是想边做边摸索 。
- 瑞安市图书馆|瑞安市图书馆的“阅读达人”一年竟然借了这么多本……
- 和田白玉|清-和田白玉“忠义千秋”佩牌
- |吕梁公安:“世界读书日”线下读书分享会
- |喂,你怎么不理我了?
- 考古学|文化新观察|接下来这几年,又将探寻哪些“国家宝藏”?
- 广州市总工会|广州越秀区第100家图书馆“广府学宫阅读馆”开馆
- |艺术家孔宁地球日“保护地球的芭蕉伞”作品在明城墙展出
-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人间四月天,轻风托纸鸢
- |新华全媒+丨他们在“无光的世界”里“凿”出一束光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首次发现“上方作竟”龙虎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