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是关羽还是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还是关羽( 二 )

罗贯中虽然演义了三国历史 , 但在关羽这一段事迹上,还是基本遵循了历史记载,只是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 。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 , 关羽也不符合“身在曹营心在刘”的历史条件 。因而 , 这则典故说的不是关羽 。那么 , 徐庶是不是就是这则典故的主人公呢?
依据民间的典故来源,说的就是徐庶 。但是,绿野老道有不同看法 。
《三国演义》中,徐庶遵照司马德操的建议,化名单福,在新野县投奔了思贤若渴的刘备 。曹操为解决荆州问题,为下江南统一全国打基?。闩汕泊蠼苋省⒗畹渎柿煸方到揽酢⒙老韫ゴ蛄醣?。在徐庶的策划指挥下,刘备击败曹仁、李典,斩杀吕旷、吕翔,夺取曹操所占领的樊城 , 取得了对阵曹操的前所未有的大胜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是关羽还是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还是关羽

文章插图
曹仁经此大败 , 感觉到刘备帐下必有高人相助 。于是,在败走许昌的路上打听到,刘备是得了单福之助才有如此战力的 。曹仁逃到许昌,报告了战况并告知单福用计帮助刘备破了曹兵 。于是,曹操在程昱的计策下,假传徐庶母亲的书信,将徐庶诓骗至许昌 。
当时,徐庶接到假信,也不仔细分辨便向刘备辞行 。临别之际,徐庶举荐了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 。同时,还许下诺言:“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这便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出典之处 。
但是,徐庶还是给曹操献了一计 。那是在火烧赤壁之前,徐庶为免遭玉石俱焚而向曹操争取守散关所献的计策 。曹操采纳了徐庶的建议,派遣大将臧霸协助徐庶前往散关把守,以防止西凉韩遂、马腾造反 。
徐庶领兵去后,《三国演义》从此就没了徐庶的下落 。韩遂、马腾后来果然与曹操对抗,此时,没有徐庶的消息 。再后来,马超为报父仇攻打潼关,徐庶也没有露面 。徐庶去向和结局在《三国演义》中成了一个谜 。但是,不管怎样 , 徐庶肯定是在曹营完成了生命旅程的 。那么 , 问题来了 。徐庶是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吗?绿野老道并不认可 。
首先,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讲法,徐庶自赤壁之战后便没了踪影 。此时 , 三国鼎立局面尚未形成 , 所谓的“汉”也不是指刘备的“蜀汉”,徐庶之“心”无所依托 。
其次,既然“心在汉”,何不前往投奔?这种事情在三国时期很是平常,只要不像吕布那样无信无义,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改换门庭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何况,罗贯中尊刘贬曹,弘扬汉室正统 , 徐庶再投刘备,绝对是“弃暗投明”的大义之为 。徐庶没能做到这一点,乃至到三国相继建立政权,也没有抛头露面 。罗贯中没有再写徐庶,大概是因为他已经安心曹营不再思汉了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是关羽还是徐庶 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还是关羽

文章插图
按照《三国演义》的故事,徐庶不符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条件 , 这则典故的主人公不应当是徐庶 。
《三国志》没有给徐庶单独立传 , 《魏略》中将徐庶以其本名徐福的名字与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等共十人合为一卷 。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也是基本遵从历史进行了文学创作 。历史上的徐庶,在曹魏、蜀汉相继建立政权后,随曹入魏,在曹丕手下做官,一直做到中郎将和御史中丞 。曹丕时期的五官中郎将职位相当高 , 相当于副丞相 。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 。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 。也就是说 , 徐庶在曹魏政权中,官直副国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