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在德国古城探寻文学大师的足迹( 二 )


不朽名作的发源地
格拉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到吕贝克附近居住 , 不仅因为这里有和他的家乡格但斯克相似的氛围 , 还因为这里也是另一位文学大师、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的故乡 。
1901年 , 时年26岁的托马斯·曼发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 小说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传世至今 , 广受赞誉 。
很多吕贝克人对书中出现的地名、风俗和景致感到熟悉 , 尽管全书从未提到吕贝克 , 但当地人认定书中写的就是吕贝克 , 甚至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宅院精确定位到一栋楼房——即现在的“布登勃洛克之家” 。
|世界读书日,在德国古城探寻文学大师的足迹
本文图片

这是4月14日在吕贝克拍摄的“布登勃洛克之家”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旸摄
“布登勃洛克之家”是当地人根据小说内容 , 给这栋楼起的名字 。 于是 , 一些误会产生了 。 很多读者以为真的存在布登勃洛克家族 , 以为布登勃洛克家族就住在这里 。 事实并非如此 , 这里只是托马斯·曼所在的曼氏家族故居 。
“布登勃洛克之家”博物馆研究员迪特曼说 , 小说刚发表时 , 很多吕贝克人对此书颇有微词 。 小说描述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四代人的遭遇、一个家族如何衰落的故事 。 其中出现的骗婚骗嫁妆、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商人 , 失败的婚姻 , 沉迷音乐但无法摆脱阶级宿命的人 , 似乎处处在揭吕贝克的短 。
但随着小说在欧洲和全世界获得极大成功和认可 , 吕贝克人的态度已经不一样 。 “电影、电视剧、音乐剧翻拍了多少次 , 这个小城里有一半的人都想去当群演 。 ”迪特曼说 。
在迪特曼的讲述中 , 最吸引采访人员的是两件展品 。 一个诉说了作家难以割舍的乡愁 , 一个记录了缘分妙不可言的爱情 。
第一件是由德国著名的普鲁士古典主义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高大枝状烛台 。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 伴随托马斯·曼的一生 , 无论是在吕贝克 , 还是后来的慕尼黑 , 以及流亡到瑞士和美国 , 最后定居在瑞士 , 作家移居到哪里 , 就把它搬到哪里 。
|世界读书日,在德国古城探寻文学大师的足迹
本文图片

这是4月14日在吕贝克拍摄的布登勃洛克展览展品——托马斯·曼的烛台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旸摄
“这个烛台到哪里 , 哪里就是托马斯的家 。 ”迪特曼说 。
另一件是一幅19世纪油画作品 , 名为《孩子们的嘉年华》 。 托马斯·曼七年级时 , 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幅作品 , 爱不释手 , 于是将报纸上的画剪下来收藏 。 画作上最左边可爱小女孩的原型模特卡蒂娅 , 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
|世界读书日,在德国古城探寻文学大师的足迹
本文图片

这是4月14日在吕贝克拍摄的布登勃洛克展览展品《孩子们的嘉年华》 。 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旸摄
身兼数学家和作家的卡蒂娅与托马斯育有6个儿女 , 其中四位成长为作家 。 文学基因在曼氏家族传承 , 文学气息也从“布登勃洛克之家”传遍吕贝克大街小巷 。 “汉萨市民”不仅会做生意 , 更懂得读书 。
“我就是吕贝克人 , 每次读《布登勃洛克一家》都会有新的感受 。 ”迪特曼说 , “小说的语言艺术高超 , 有幽默和讽刺 , 谈论家庭伦理、代际关系、爱情婚姻 , 那些在时代面前悲剧式的人物总让人感同身受 。 这是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共同问题 , 多少年过去了 , 托马斯·曼的小说依然长盛不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