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厂里的海德格尔”陈直:读书不为改变命运

春天到了 , 北方冬天那股独有的灰白调 , 也被街边的丁香花香气冲刷干净 , 周遭的色彩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 4月23日 , 是世界读书日 , 对于陈直来说 , 和平常没什么不同 , 他从校园里的图书馆走出来 , 脑子里还想着刚从哲学书上看来的一句话 , 身边路过叽叽喳喳的年轻人 , 仿佛与他无关 。
人们很难把淹没在人群中陈直和火上热搜的人联系在一起 。 五个月前 , “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引发社会关注 , 媒体称他为“工厂里的海德格尔” , 讨论着农民工身份与读哲学二者的联系 。 再后来 , 出现了有关他家庭生活的质疑 , 骂声中 , 陈直试图解释 , 做过道歉 。 时间推移 , 关注热潮散去 , 陈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以至于如今 , 陈直在接到采访请求时 , 表示出惊讶 , “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 ”
社会|“工厂里的海德格尔”陈直:读书不为改变命运
文章图片

陈直正在读的书 。 受访者供图
“会有意识要求自己多读书”
陈直不再需要打工了 。
去年12月初 , 他收到了河北某高校的面试邀约 , 从厦门来到石家庄 , 并通过了入职面试 , 陈直就留在了北方 。 石家庄一所高校为陈直提供了一份在编辑室里的工作 , 平常负责参与制作学校内刊 。 陈直不需要辗转多地打零工了 , 他离开了工厂 。
陈直说 , 他几乎是灰头土脸地就来了石家庄 , 耳后似乎还留有机器运作时发出的轰鸣声 。 学校给出的条件还算不错 , 一个月工资足够用来生活 , 并且提供校外住宿 , 食堂的饭菜虽然要自己花钱 , 但也不算贵 , “一天下来花7块钱就能成” 。
陈直没有散步的习惯 , 他根本无暇顾及校园春光 , 将用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 。 旁人都说 , 他终于有条件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 等做完手头的工作 , 陈直会继续留在图书馆 , 到晚上九点才走 。
“好像天天都差不多 。 ”陈直离开工厂已经有四五个月了 , 逃开了枯燥 , 却逃不开重复 , 但是他有了更多时间去读哲学 , “我不会刻意规定读书时间 , 但会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多读 , 想办法让自己读进去 。 ”
“在哲学上 , 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
今年三月初 , 由于疫情的影响 , 陈直和另外一名同事选择在校内办公室过夜 , 减少流动 。 同事之间相处融洽 , 学术圈子也没有排斥他 。 陈直说:“哲学教授们看到我的文章 , 如果发现一些错误 , 就会和我提 , 来帮助我 。 从学术上来说 , 我一窍不通 , 在哲学方面 , 我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 。 ”
有时 , 校园的春光会让陈直想到家乡 , 他出生在江西赣州的一座小村里 , 身为南方人 , 早已习惯四季如春的样子 。 他喜欢目光之所及都是有色彩的 , 比起呆在室内 , 他更喜欢窗户外的风景 。 陈直说 , 他理想中的读书环境是要安静的 , “在室外读书更好 , 有阳光 , 有风 。 ”
陈直读书的习惯 , 和很多人类似 , 他喜欢拿着一根彩色记号笔 , 在书页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 , 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 他很少有纸质书 , 只能用电子书看 。 对于陈直而言 , 纸质书是很珍贵的 , 即使有了新工作 , 因为大量的阅读需求 , 他还是无法每一本想读的书都买纸质版 。
陈直今年32岁 , 在他的自述中 , 记录了他13年的读书经历 。 他说 , 这些经历都是因身边环境在变化的 。 “但我现在只想读哲学 , 海德格尔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理解 ,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内容体系 。 ”在陈直的书单里 , 没有小说名著 , 出现最频繁的字眼 , 就是海德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