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学习时报》2022年4月15日第6版 。 作者: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
学者作为文化的延续者和守护者 , 尤其是大学教授 , 身处学术的重要殿堂 , 承担传道授业解惑、培育青年的使命 , 身负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重任 , 其言行不论对学生 , 还是对社会 , 都有超出常人的影响 。 正是因为学者具有这样的社会地位 , 学者更应当以正确言行彰显君子风范 。
所谓君子风范就是恪守君子之道 , 这也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 君子之道最初是为学之道 , 包含了读书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 并可以推己及人 , 后来君子之道逐渐发展成了为人之道 , 君子之道对于今天的学者同样重要 。
首先 , 学者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 , 承担着教育年轻一代的使命 。 现今我们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 , 在此情形下 , 高等学府的教师更应该具有为人师表的自觉 , 更应该秉持君子风范 , 要在言行上成为年轻学子的表率 , 用恰当的言行举止为年轻学子树立榜样 , 以此来引导他们在未来健康发展 。 不仅如此 , 大学学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关键的成形时期 , 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和学习对象 , 高等学府的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 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 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其次 , 学者的使命是追求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 , 并起到引领社会风气的表率作用 。 “读圣贤书 , 所学何事?”文天祥这句深刻的诘问至今也不过时 。 学者就是职业读书人 , 读书的目的固然在于追求知识 , 但知识如同汪洋大海 , 学者穷尽一生所能获取的知识只能是沧海一粟 , 重要的是 , 学者要善于从读书中思考 , 能明晰为人处世的道理 , “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道理 。 既然如此 , 社会公众对学者也有合理的期待和效仿之心 , 学者因此有了引领社会风气的表率作用 。 “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对此 , 学者负有重要使命 。 既然如此 , 学者就应该以君子之风引导社会 。 反之 , 如果学者不修身养德 , 道德沦丧 , 不持君子之道 , 给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就会成倍放大 。
再次 , 学者的本职是治学做研究 , 而保持君子风范 , 对治学影响尤其重要 。 “文如其人” , 欲做好学问 , 应先做好人 , 必须严谨规范 , 切不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 。 只有养成良好的君子之风 , 才能坚守学术信仰和理念 , 不被世俗左右 , 真正做好学问 ,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君子风范不仅要成为当代学者的内在精神 , 更应当被诉诸言行 。 学者不是头衔、名号和光环 , 而是一种担当、责任和使命 。 要真正做一个好学者 , 没有君子风范 , 没有适宜的言行 , 是不可能的 。 在孔子看来 , 君子不仅要有成功的志向 , 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 , 内外兼修 , “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 , 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榜样 。 一个真正的君子应当达到“仁者不忧 , 知者不惑 , 勇者不惧”的境界 。 君子要三省吾身 , 反求诸己 , 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这些蕴含着君子之风的古语传承至今 , 依旧具有教化和警醒的功能 。 学者只有自己先成为君子 , 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践行“修己以安百姓”的求仁之道 。
君子风范意味着要有包容精神 , 不能不容他人讨论、商榷 。 包容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 对学者尤其如此 。 “文无第一 , 武无第二” , 不宜僵化机械地评价知识水平的高低 , 应当允许多样化的观点存在 。 学者应当有宽阔胸襟 , 才能广纳百川 , 视野开阔 , 接纳并包容各种不同的声音 , 保持心态平和 , 看问题才能客观 , 也才能够与别人平等对话 。 平和就是不走极端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学者常常被称为专家 , 其言论对公众有一定的影响力 , 但学者要时刻警醒自己 ,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夸夸其谈、信口开河 。 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 才能真正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具有合理性 。
- 艺术|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推进优质戏曲资源在直播平台获得应有经济效益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两位教授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发布
- 俄罗斯|芬兰扣押俄罗斯艺术品是好意?台湾学者一番话引发争议
- |书画联盟丨学会这六点,成为花鸟画大师(初学者不要一味追求笔墨)
- |书法初学者:毛笔笔锋太软很难掌控!老书法家:会方法简单如硬笔
- |中国海域发现800年前沉船,文物保存完好,学者:总价值超三万亿
- 文化|B站开启青少年美育计划,34位艺术家、学者为青少年定制优质内容
- 祖坟|湖北老人发现祖坟冒出青烟,考古学者勘查后,为何命令立即封山
- 素描|素描用什么铅笔 初学者画素描用什么铅笔好
- 隋唐|兰大学者“倾听”古代女性临终遗言:弥补隋唐史研究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