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二 )


替补正式上?。?一场轰轰烈烈改革新政即将拉开序幕 。
庆历新政的成与败
仁宗不是坚定的改革派,庆历新政不过是脚疼医脚的“临时工”
宋夏间的议和谈判不可能一蹴而就,宋仁宗也不是政治新?。?一直做着两手准备,能够达成议和自然万事皆好,倘若不成便还要开战 。
痛定思痛之下,宋仁宗授范仲淹为枢密副使,仅仅数月之后,又拜为参知政事 。同时,又启用了与其交好的欧阳修、富弼等人 。
为了彰显对范仲淹的信任和重视,宋仁宗亲笔诏书,赐坐以待 。只为求得富国强兵之法 , 近可彻底解决党项人带来的麻烦 , 远则中兴大宋 , 青史留名 。

论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范仲淹果然不负仁宗厚望 , 作《答手诏条陈十事》 , 庆历新政自此而始 。
然而,宋仁宗显然有些急功近利,范仲淹在此之前曾对人发表过意见,认为:
“上用我至矣 。然事有先后,且革弊于久安 , 非朝夕可能也 。”
但皇帝如此礼贤下士,范仲淹自然也不能再循序渐进,猛药一味接着一味开出来,仁宗一一采纳,颁行天下 。
就事而论 , “条陈十事”条条切中时弊 , 欲行改革大事,必先廓清吏治 。倘若吏治改革能够成功,一直困扰宋朝的“三冗”问题,或许就有了去除的先决条件 。
可惜历史不容假设,宋仁宗并非坚定的改革派,他对改革的支持有一定的投机成份,最直接的诱因便是党项人叛乱 。李元昊称帝使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危机,才不得已而为之 。
这种脚疼医脚,又急功近利的态度和做法 , 给“庆历新政”蒙上了不祥的阴影 。
庆历和议达成,宋夏关系缓和 , “临时工”面临下岗境遇
新政改革如火如荼 , 宋夏间的谈判也极为顺利,全权负责谈判的太师庞籍,于庆历四年与夏国人达成一致 , 李元昊去帝号,向大宋称臣,宋朝则效仿辽宋故事,每年赐给“岁币” , 宋夏双方罢兵言和 。
论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战争结束,一切似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宋仁宗的执政危机也消失不见了 。他对新政的支持度,也随着改革出现此起彼伏的阵痛,而热情渐失 。
如果新政能够锦上添花,自然皆大欢喜 。可惜,大宋朝需要的是猛药去病 , 刮骨疗毒,吏治不清,何谈解决“三冗”?
但猛药刮骨的阵痛,绝非一般人能够承受,或许比党项人制造的“脚疼”还要厉害 。
对彼时的宋仁宗而言,“脚疼”已好 , 若再添“头疼” , 岂非得不偿失?
改革吏治触犯既得利益者甚众,党争苗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仁宗选择息事宁人
改革带来的阵痛终于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吏治改革触动了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明黜陟使官员“磨堪”升迁愈发艰难,抑侥幸严格限制了权贵子弟恩荫的晋升之路,精贡举将考试内容改诗赋为策论,为国家选拔拥有真才实学的士人……
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重锤一样,锤锤砸中要害,官僚集团的利益严重受到损害 。很多人跳出来 , 指责新政,甚至直指范仲淹“营私结党” 。
朋党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禁区,臣子但凡牵涉其中,大都不会有好下场,轻则罢官,重则送命 。
论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文章插图
为此,欧阳修不得不撰写《朋党论》上奏宋仁宗,为改革派辩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