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岩石种类有很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 。这里说说每一类中的一些常见岩石的来历 。首先,从地质学的角度,地球的表面可以大致简化为下图这样的模型:
文章插图
我们现在就来看下模型中的每个区域都有什么岩石,以及它们是怎么来的 。
这里有必要先澄清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第一 , 岩石圈(lithosphere)和地壳(crust)不是一回事 。岩石圈是包括了地壳和地幔最上层(uppermost mantle),它的下方为软流圈(asthenosphere) 。而地壳又分为海洋地壳(oceanic crust , 又叫洋壳)和大陆地壳(continental crust,又叫陆壳) 。而我们平常在讨论“版块”(plate)的时候其实是在说岩石圈 。如果一个版块的上方大多数区域为海洋地壳(例如上图中大洋中脊到海沟之间的那一块),这个板块就是海洋板块 。如果其上方有明显的大陆地壳,则这个版块就是大陆板块(例如上图中最右侧的版块,以及从图最左侧到大洋中脊的这一板块) 。第二,岩石(rock)和矿物(mineral)的区别需要注意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混合体,而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固态纯净物(包括单质、化合物) 。下面我们开始说岩石的形成 。
最初 , 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至少是其它类地行星)是同时形成的 。地球形成之初是一颗混沌一体的星球,和现在宇宙中的球粒陨星(chrondrites)的结构类似 , 并没有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层 。但是 , 在地球形成之后约5千万年,一颗火星大小的星球希亚星(Theia)撞上了地球,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几乎将地球整体融化为液体(一部分物质被撞离地球,形成了月亮) 。在这一过程中,液态的地球开始分层 。液体中比较重的物质,比如铁和镍 , 开始往地球中心沉降,分化形成了铁质的地核 。剩下的镁、铝、硅、碳、氧、钙、钠等较轻元素组成的物质浮在地核外面,形成了原始地幔(primitive mantle) 。那些较重的物质向地心沉降的分化过程中 , 重力势能被释放,因此地幔能够不断吸收能量,保持温度,并且能够有所对流,这也为地磁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
之后,地球进入了冷却期,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被送往空间 。冷却最快的是最外层 , 温度降到了一些矿物的熔点以下(例如石榴石、尖晶石、橄榄石、辉石等) 。这些矿物开始形成固态晶体,而这些晶体就在地幔的上部组成了二辉橄榄岩(lherzolite)、橄榄岩(peridotite)、纯橄榄岩(dunite)、辉岩(pyroxenite)、斜方辉橄岩(harzburgite)、矾石(websterite)等地幔岩石(mantle rock),形成了最早的岩石圈(lithosphere) 。这些岩石的厚度并不均匀,薄弱的地方后来就成了板块的生长边界 。在这一过程中,彗星为地球带来了水,岩石的上方开始形成海洋 。
有了这些最初的岩石 , 后来也就有了各种岩石的形成 。首先是火山活动造就的各种火成岩(当然,前面那些岩石也是火成岩,由于含硅极少,它们被归为Ultramafic) 。火山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大洋中脊(Mid Ocean Ridges),火山岛(Volcanic Islands)和火山弧(Volcanic Arcs) 。首先我们看大洋中脊:
文章插图
在部分地区 , 板块(岩石圈)向外漂移,导致岩石圈变?。?软流层上升 。岩石下方的压强变?。?导致岩石熔点变低 , 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岩浆 。岩浆向上涌动,从薄弱处流出地球表面再冷却 , 就形成了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形成的火成岩组成了海洋板块 。海洋板块的主体部分是辉长岩(gabbro) , 这是一种侵入性火成岩,是在板块岩石内部逐渐冷却而形成的 。少部分岩浆在大洋中脊的顶端浸入海水中,急速冷却,形成了喷出型的玄武岩(basalt) , 也就是大部分海洋板块的表面 。
- 拍照pose大全 如何拍各种造型的照片
- 十四种真实存在过的史前怪兽
- 各种令人恐惧的怪鱼
- 盘点千年难遇的各种超级怪物
- 盘点世界最稀有动物
- 打游戏老黑屏为什么我用a卡总遇到各种问题,a卡每次开机玩游戏黑屏
- 外星人存在地球吗 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 地球上那些仍然被动物统治的地方
- 地球上真实存在的怪兽 帝王蝎体长超20厘米
- 地球上酷似外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