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钱穆先生十分推崇井田制,他在《中国经济史》中认为:这种制度,比罗马的奴隶制度平等多了 。
所谓“井田”,“井”是灌溉单位,八家公用一井 。一口井可用来灌溉的土地,共划为九格,中间100亩为“公田”,其余八家每家100亩,形成一个“井”字 。这八家在耕作私田的同时,共同耕作公田 。《诗经》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诗句,描绘的就是这个景象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一个侯国之内,有君、卿、大夫、士等多个等级 , 可根据其地位分得相应的土地 。这些大小封建主把土地分配给佃农耕种 , 但土地权仍然属于封建主 。
到丰收时,公田所得归封建主,私田所得则归佃农 。封建主靠农民而生活 , 农民之间没有兼并,也没有贫富之分 。井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均田制度 。有贵族即当时的封建主派农业指导员协助辅助农民 , 在管理上也不是主人与奴隶间的从属关系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后来,大家渐渐不再勤力耕作公田,封建主因而把公田废去,一律变为私田,实行“初税亩”(《左传·宣公十五年》),即取消公田后,田地按亩收税,收取十分之一 。
所以,钱穆先生认为 , 这是个重要的制度变革,土地所有权乃由于赋税制度发生了改变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到秦孝公时,商鞅明令废除井田制 。因为他发现,很多农民多耕少报,破坏田岸用于耕作;还有些地区狭小而人口密集,无地可耕 。再加上当时政治上已由封建制变为郡县制,并已发明铁器用于耕田 , 西门豹、李冰等水利工程专家也把灌溉工程兴建完成,能够耕作、灌溉更大面积的田地,井田制已经名存实亡了 。
1919年,胡汉民在《建设》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一文 , 认为井田制是上古真实存在的土地制度 。
此后胡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井田制不会像《孟子》、《周官》中说的那样简单,是战国时代人的想象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胡适认为《孟子》中的井田制不过是一种“分田制禄”的经界计划,而不是所谓的接近共产的井田制 。再有《周礼》本身是伪书,不足为信 。
著名的学者吕思勉不同意胡适提出的文献记载被后世代代增补的观点,肯定井田制的存在 。这也是近代一些学者对于胡适的批判认为他“疑古太甚”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郭沫若也对井田制多有分析,他对文献进行了重新审查,先指出《周礼》的不可信 , 且诸如《管子》、《司马法》这类书里的土地制度各不相同 。他认为《孟子》中的“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不可能实施,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周代的铭文里找不到关于井田的记载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吴其昌的观点与郭沫若类似,他指出无主的土地是自由开垦的,而当时的文献和金文中,根本没有体现出诸如疆界、赋税这样的观念 。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持肯定论 , 现在通行井田制存在也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 。
井田制的特点概括 井田制的由来

文章插图


最后,景甜镇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