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杜甫为何不厌其烦写成都的雨和江?

杜甫为何不厌其烦写成都的雨和江?
“杜甫成都诗”第三场 , 阿来从诗入手破解杜甫内心世界
在世界读书日 , 精读杜诗 , 走进杜甫的人文精神世界 , 是非常恰切的 。
4月23日下午 , 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 成都 诗”系列第三讲 , 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西部文化产业中心“阿来书房”举行 。 这也是“阿来书房·名家读书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二场 。 在本场讲座中 , 阿来以“堂外雨 , 堂前江”为主题 , 逐字逐句解读了《梅雨》《江涨》《田舍》《江村》《为农》《春水》《春水生二绝》《水槛遣心二首》《春夜喜雨》等一系列经典杜诗 。 他以此为线索 , 讲述了诗歌的相关审美知识、成都的城市史细节等 。

阿来还分析了如何看待古诗词中的“异文”现象 , 何为“诗眼” , 并带读者领会了这组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杜甫内心世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 。 对于一些重要的词语 , 阿来也特别延伸开来讲 , 比如在讲到《田舍》中“柴门古道旁”时 , 阿来提到 , 有一种解释认为该“古道”通向温江方向 , 然后到邛崃、大凉山、云南 , 这其实是跟南方丝绸之路相关 。
开讲前 , 阿来特别提到世界读书日(原名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主旨宣言 , 希望跟大家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古诗词里存在“异文”
在《田舍》中 , 有“杨柳枝枝弱 , 枇杷树树香”的句子 。 但在有的版本中 , “杨柳”被写成“榉柳” 。 为此 , 阿来特别对照查阅了两个权威的杜诗版本 , 这两个词语都有其合理性 , 但他更倾向于用“杨柳”这个版本 , “其实 , 这涉及到版本学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 这种情况很多 。 据说 , 在敦煌藏经洞里 , 李白《将进酒》的手抄版本 , 就与其他版本不一样 。 古代诗词是口耳相传 , 并不像现代社会 , 印刷出版前都要一一校对 。 在流传过程中 , 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 出现各种各样的异文 , 也是可以理解的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对于不同的版本 , 不同的表达 , 我们可以去对照赏析 , 这个过程很有意义 。 ”
古诗词中 , 尤其是律诗的创作特点是讲究押韵、平仄 。 但阿来说 , 他讲杜诗时 , 不会过多涉及这类知识 , “很多时候 , 我们已经不知道这个字的声调在古代的确切念法 。 如果非要讲平仄、押韵 , 那就要去查阅古代的相应念法 。 我认为 , 这个工作在这儿没多大必要 。 因为我们今天来讲律诗 , 不是为了写律诗 , 而是为了理解、欣赏律诗 。 如果为了一个字的读音吵起来 , 就违背了欣赏唐诗的初衷 , 有点以词害义 。 当然这也是跟我音韵学功底不够有关 。 ”
“给成都自然山水定调的人”
“清江一曲抱村流 , 长夏江村事事幽 。 自去自来堂上燕 , 相亲相近水中鸥 。 ”“三月桃花浪 , 江流复旧痕 。 ”“接缕垂芳饵 , 连筒灌小园 。 ”“二月六夜春水生 , 门前小滩浑欲平 。 ”从《江村》《梅雨》《江涨》《田舍》《为农》《春水》《春水生二绝》《水槛遣心二首》《春夜喜雨》这一系列杜诗的名字可以看出 , 来到成都在草堂安居的杜甫 , 在这个阶段写了不少重复的题材 。 “杜甫一生的际遇比较差 , 他几乎没当过官 。 就在他刚当上一个小官不久 , 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 饱尝战乱之苦 。 他来到成都后 , 环境变好了 , 生活节奏变慢了 , 写诗的题材甚至都有点重复 。 比如他多次写到雨、江水、燕子 , 不厌其烦、充满欣喜地写 , 好像此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雨 , 这么好的水 。 大概是因为这种安定的生活很难得吧 。 ”阿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