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为古书“治病”分几步?一起来看古籍修复师的这项绝活( 二 )


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练 , 再到能够独自修复一本书 , 吴菲菲用了一年时间 。 “比起前辈们 , 这已经算快的了 。 ”吴菲菲说 , 得益于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 , 他们有机会到北京、山西等地学习交流 , 系统学习版本、拓片、纸张、书画装裱等相关知识 。
入行11年 , 吴菲菲在多个修复项目中锻炼了技艺 。 最初的新鲜感褪去 , 她习惯了工作的平凡和枯燥 , 在每页纸中寻觅历史 , 与古人“对话” 。
据了解 , “十三五”以来 , 像吴菲菲这样的修复师从不足百人增至数千人 。 同时 , 全国古籍资源分布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 , 并建立了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 , 上线“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在线登记查询阅览 , 满足了公众使用古籍资源的需求 。
在拥有24万余册古籍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 学生们除了能够翻阅古籍 , 还从善本书展、雕版印刷体验、古籍摹写体验等活动中了解古籍知识 , 感受文化传承 。
今年“古籍保护利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吴菲菲说:“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利用的重视 ,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能得到更科学、规范地修复和保护 , 还将通过多种方式走进公众生活 。 ”(完)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