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焕英背后: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贾玲说 , 为了拍《你好 , 李焕英》 , 她把心都掏出来了 。
但她没说的是 , 她不光是自己掏心 , 更懂得怎么去掏观众的心 。
因为|李焕英背后: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文章图片

怎么开局、怎么铺垫、何时抖包袱、何时放催泪弹 , 这些全要提前算计好 。
这是操刀人的“内功” 。 缺少了这个内功 , 便会陷入自我感动 。
这更是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 票房与口碑共同证明 , 贾玲赢得很漂亮 。
《你好 , 李焕英》虽然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 , 但我看到了她老到的素材组织能力 。 如果不是她把小胖手伸向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 便不会有那么多“远方的哭声” 。
这并不是一部适合与父母一同观看的电影 , 因为在子女长大以后 , 亲子之间的情感表达便通常是含蓄的 。
这部电影的理想观看环境 , 就是像马东所说的那样 , “我一个人在贾玲的工作室里 , 哭得跟鬼一样” 。
因为|李焕英背后: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文章图片

因为有了小品版李焕英在前 , 所以电影版的故事梗概已经被剧透殆尽 。
在如此不利的前提下 , 电影版做出了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创新:双线穿越 。
一开始观众只看到了螳螂捕蝉 。 贾晓玲是螳螂 , 李焕英是蝉 。
到了最后观众才发现 , 原来那只蝉竟然是黄雀 。
父母看子女的心态 , 就像我小时候常听我妈念叨的那句“你一撅尾巴 , 我都知道你拉几个粪蛋” 。
因为他们能够预判我们 , 所以他们会暗中替我们做一些事 , 而这些事通常又是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的 。
于是 , 贾晓玲在闹 , 李焕英在笑 , 而我们在哭 。
作为资深子女 , 贾玲才是那个真正懂得观众想看什么的人 。
因为|李焕英背后: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文章图片

有一场李焕英退了车票往回走的戏 , 可惜我在正式渠道无法找到截图 。
当时贾晓玲并不知道妈妈退了票 , 后来才知道的 。 于是她站在妈妈的背后哭 , 而我们坐在贾晓玲的背后哭 。
这场戏 , 是片尾处密集释放的催泪弹里 , 杀伤力最大的一枚 。
子女见不得父母受委屈 , 尤其见不得父母背地里为了我们而委屈自己 。 这种因为后来才知道而产生的愧疚感 , 是子女内心深处的共鸣 。
贾玲很懂这个 , 所以她用这个来戳我们的心 。
包括贾晓玲喝醉了之后李焕英背她回家、替她打扫 , 包括贾晓玲声称“下辈子我当妈”但最终还是要李焕英来照顾她 。
言之凿凿的总是我们 , 事儿上见的总是父母 。 贾玲在我们的愧疚心理上一顿组合拳 , 捶得影厅里抽泣声此起彼伏 。
“双线穿越”这个底牌亮开之后 , 我们回想一下 , 有些情节似乎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
比如打排球那场戏 。
因为|李焕英背后:贾玲与观众的心理战
文章图片

从谜底看 , 那是李焕英为了帮助贾晓玲实现“让妈妈开心一次”之目的 , 而暗中做出的努力 。
但从事后看 , 那也未尝不是李焕英穿越之后 , 自己也产生了一些想要弥补遗憾的念头 。
李焕英知道自己穿越了 。 她并不想通过赢下排球赛而成为厂长的儿媳妇 , 但她有可能想通过正面打败对手 , 来弥补自己当年未战先退的遗憾 。